《我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优先发展的制度设计与运营机制研究》开题论证会.doc
201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我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优先发展的制度设计与 运营机制研究》 开题论证会 2013 年 3 月 29 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徐丽群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 金重大项目 “我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优先发展的制度设计与运营机制研究”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中院举行开题论证会,通过专家评议,完成开题论证。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飞教授和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参加会 议,会议由文科处处长蒋宏教授主持,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交通大学安 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宣国良教授担任论证会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包括:上海市 政府规划咨询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潘海啸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 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陈飞翔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 院公共行政系朱春奎教授和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马斐副处长。课题研究 顾问、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陆锡明教授、课题组各子课题负责人和主 要成员出席了论证会。 徐丽群教授首先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现状的“四个不足” 、政策运 行面临的“四大挑战”、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制度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和课题研究内容及基本研究思路为主线,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课题主 要针对我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优先发展政策运行面临的提高公共交通系 统吸引力、政府资金绩效监管、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和公共交通 运营系统服务能力提升等挑战进行研究,提出课题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是公 共交通出行需求引导、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供给和城市发展科学规划。为了更好地 对“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课题设立了包括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优先发展的 内涵、条件及目标模式、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公共交 通系统服务能力供给的运营模式、公交出行需求引导模式和制度设计框架研究 等 5 个子课题。随后,上海海事大学周溪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朝阳副教授、 同济大学卓健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隽志才教授分别汇报了负责的子课题研究 内容及研究思路。 与会专家在听取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总体布局和子课题研究设计汇报基础 上,一致认为课题研究设计目标清晰,技术路线可行性强,研究团队学科结构合 理,有良好的前期研究积累和合作基础,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陈飞翔教授认为课题整 体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可行,建议各子课题研究思路要更好地贯彻总课题研 究思想,按照城市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公共行政系朱春奎教授认为,项目可围绕 PPP 模式进行重点研究,而且要关注社 会稳定风险问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潘海啸教授建议要进一步论证公 共交通的目标、作用和费用承担机制;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马斐副处长 认为项目研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建议研究成果要注重发展方向指导和实践应用 问题,并建议研究对象要明确和研究成果的普遍性;专家组组长、原上海市人民 政府参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宣国良教授充分肯定了专家组成员 提出的建议,认为这些建议对课题研究和成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宣国 良教授认为课题研究要注意普适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实用性、现有政策与中国 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国外城市案例如何借鉴等问题,并建议在制度设计中 要考虑“公开性”问题。 课题研究顾问、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陆锡明教授建议课题研究要 有重点突破内容,如子课题一的目标模式设定一定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和理论论 证,并建议从顶层进行制度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飞教授建议从我国城市 整体发展角度进行制度设计,也建议研究要具体要有针对性;上海交通大学安泰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建议对几个典型城市进行研究,以确保数据质量和 研究成果的可信性。 总之,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为课题顺利完成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概括起 来主要有: 制度设计和运营机制研究在子课题研究中要加强 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注重制度设计的高度 选准课题突破点 选择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 在听取了论证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后,课题首席专家徐丽群教授代表课 题组全体成员向专家提出的众多建设性意见表示感谢,并表明课题组一定会根据 专家意见对研究计划做进一步梳理和优化,抓住重点,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 究任务。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