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Download].doc
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身心健康的 从事政治学相关专业研究或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坚持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乐于奉献; 2、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或社会主义理论 与建设实践或中共党史的历史与实践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的状况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办公和研究工具,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 和党政 3、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研究方向 序号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01 社会变迁与政治发展 A 02 公共政策与农村问题 政治学理论 03 中西政治思想比较 01 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 B 02 宪政制度与政府管理 中外政治制度 03 比较政治学 01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C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 02 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0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01 党的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 D 中共党史 0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实践 03 安徽历史人物与中共党史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实行学年学分制与中期考核制。 1 1、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2、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基本学分,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 四、学分与课程设置(见附件 1) 研究生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果、实践课等组成。 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 8 门学位课并完成 42 个学分。 五、培养方法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2、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与导师组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 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组配合导师,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 3、培养计划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推行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4、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采取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 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实证分析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讲学,或派出研究生到省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修 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6、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 42 学分,其中基础课和方向课的 学分不少于 32 学分。 六、实践活动 1、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且在导师指导下精读 1-2 部经典著 作,完成一篇不少于 3000 字的读书报告。导师要重视硕士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 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文献阅读计 1 学分。 2、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教学 实践的对象是本、专科生;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 组织课堂讨论等,总工作量不少于 120 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不少于 2 周或完成一个相对独 立的单元教学。具体由学院统一安排。考核合格者,计 2 学分。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安 排;再次不通过者,不给学分,亦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教学实践考核合格,计 2 学分。 3、社会实践 硕士生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形式可以是参加 2 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也可以根据 学校需要兼任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学生可从中选择一项以上开展实践,所选实践活动 必须主题鲜明,操作性强,内容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单元,活动结束须有论文、调 研报告、设计方案或活动书面总结,书面总结字数不少于 1000 字。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 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安排,一般应定在第四、五学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合格,计 2 学分。 4、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做 1 次文献阅读报告。硕士生在学期间 参加的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不少于 6 次。个人主持学术报告 1 次以上。学术活动考核合 格,计 2 学分。 七、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 依据,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 的一次综合考核。硕士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四学期内完成。 八、学位论文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限间应至少完成 4 篇课程论文。其中应至少有 2 篇论文在省 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应当在第 2 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第 3 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 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第 5 学期完成学位论文预答辩。正式学位论文答 辩按学校统一要求在第 6 学期进行。 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论文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体现本专业所属方向的特点。 (2)结构合理,文笔流畅,中外文资料翔实,注释规范。 (3)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4)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5)论文在总体上体现作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 九、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原则上须补修两门现专业本科课程,是否 补修其它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由导师依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计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由导师提供)所规定的书 3 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均应当填写《安庆师范学院研究生参加学术 活动登记表》 ,并于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 关要求,按《安庆师范学院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硕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填写《安庆师范 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书》 。个人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 的发展目标,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对其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 告、学位论文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硕士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要求送交个人培 养计划书;学位课程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填写的课程来执行; 选修课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根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培养计划应对硕士生学位课、选修课、 各学期学分分配、考核方式和期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文献阅读、学位论 文选题范围、预期目标及进度、科研工作等做出具体的要求和安排。 6、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 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4 附件 1: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类 型 序号 编号 学时 学分 开课 考试 学期 方式 备注 英语 4 1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1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 1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60 4 1 考试 罗本琦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60 4 1 考试 朱士群 3 社会主义思想史专题 60 4 1 考试 罗本琦 4 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 60 4 1 考试 余精华 5 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60 4 2 考试 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 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专题 60 60 4 4 2 2 朱士群 李义中 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专题 60 4 2 考试 考试 考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专题 60 4 2 考试 白树震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 60 4 2 考试 罗本琦 6 宪政与法治专题研究 60 4 3 考试 焦少林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 60 4 3 考试 白树震 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60 4 2 考试 余精华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60 4 2 考试 朱士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 60 4 2 考试 罗本琦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专题 60 4 2 考试 杨艳春 中共党史专题 40 4 2 考试 朱洪 1 政治发展与农村政治 40 3 3 考查 2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40 3 3 考查 3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40 3 3 考查 4 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专题 40 3 3 考查 5 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研究 40 3 3 考查 6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 40 3 3 考查 7 中共党史与区域文化研究 40 3 3 考查 基 础 课 1 2 学 科 A、 B 3 4 5 2 学 科 C、 D 3 4 5 6 选 修 课 课程名称 1 公 共 课 方 向 课 课程 注:1、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不少于 32 学分 2、各方向研究生可选修其他方向的方向课作为选修课,每门课计 3 学分。 5 严仍昱 李论 罗本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