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研究.doc
广东省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05TJZT008) 新课标下的高中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深圳市南头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人类进入 21 世纪,迎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交通通讯的发达,带来了全 球经济的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机器大工业的轰鸣声逐渐停歇;知识 的激增和更新,结束了古典时代百科全书式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和平与发展的 进程中,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的竞争也空前激烈,各国都把 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国际社会形成了这 样的共识:只有加大教育的投入,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只有 推动教育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摆脱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与时代的发展还有很 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书本中心” “教师中心”的观念难于转变,应试教育的弊端不能革除,素质教育的理念无从 落实,创新人才难以产生,从长远看,这必将影响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难以立 足于当今世界之林。 所以,新世纪伊始,出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的崇高的理想,2001 年 6 月,教育部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 》 ,标志着我国第八次教育改革的开始。 这次教育改革,提出了诸多全新的教育目标,如:改变过去的课程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习者要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改变过去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特点,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 社会的沟通;改变过去课程过于重视接受学习的弊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乐于 发现的学习方式。由此,相关的教育评价理论也突破了单一甄别选拔的功能,更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另外,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也被打破,实 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的适用性。 新的课程改革意味着新的课程观念的产生,新的课程资源的重组,新的课程 权利的重置,是对社会、知识和人(包括教育者和学习者)等教育要素的重新分 配。这些对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学行为和管理制 度面临新的选择。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存在矛盾;面对 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行为存在困惑。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所谓“知行易难”。要认识到这次课程改革是社会 发展的需要,既是对国际课程好的经验的借鉴,也保持了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的优 势。要以改革为契机,真正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走出来,认真研究新课改的精神, 切实抓好素质教育,让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更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要坚决地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应该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独特体验、独 1 立精神的学习主体。要改变过去偏重认知教育的课程理念,拉近科学世界、人文 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距离,调适好课程教材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关系, 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一体,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读书经验参与到常规教学之中,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为构建未来社会的可能 的生活作好准备。 同时,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但是, 要切实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说必须让每位教师把新的教学观 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新的教学观念不等于新教学行为,教师掌握了新的教学观念 并不等于他们就具备了新的教学行为。从理念到行为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它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和创新。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行为选 择问题,构建起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 说,搭建新教学理念与新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应该是切实有效地实施新一轮课 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另外,新的课程改革,牵涉到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教学管 理制度的创新,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师培育工作的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实践创新,从而为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供反馈信 息和评价依据,同时也才能促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更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变化,提 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提出了新课 程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研究这一课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 践活动,让教师不仅掌握新的教学观念,同时形成符合新理念的教学策略、教学 流程、教学模式,边实践、边研究、边学习、边深化。 二、理论基础 1.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得加得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不是某 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 7 种智力,是和谐共处的 多种智力。智力被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每一个体的智力结构被看作是差异 性的和个体化的,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发现差异、关注成长、树立自信的教育, 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每个学生都是多种相对独立智力形式、不 同程度的组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有不同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 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 2.素质教育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围绕素质教育问题对素质的涵义,素 质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的建构进行了深入地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理 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素质的基本涵义和特征考虑,素质教 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要充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第 二,从人素质的共性和差异性来考虑,素质教育要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 和谐发展;第三,素质教育的目标制定和内容建构应该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社会 发展两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发;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为根本目的。这四方面的理论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理论基 础。 3.现代教育有关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以及人本教育理论和终身教育理念都对 世界范围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 世纪教育 2 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 同生活、学会做人)对教育进行重新设计,重新组织的思想,高度概括了面向未 来社会发展教育的内涵。以上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意义 普通高中新课程从 2003 年初的前期准备到 2004 年 9 月正式在第一批实验区 (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再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两年 半的历程。面对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行为如何选择,高中办学目标的怎样重新 定位,新课程标准给课堂教学行为带来哪些变化,在各个学科是如何体现的,都 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理论价值:在尊重现行高中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的理念进行认 真学习研究并实施教学的可能性,并对高中课程的相关概念确定一个最佳的界限。 实践价值:系统构建全方位优化的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高中课程方案, 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实施策略。通过对高中各个学科内部知识的重组与改造,以及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突破学科界限,对学科间知识的统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 各学科内部、学科之间、学科与学习者的整合,在学习者的心理层面和认知层面 产生质的变化,实现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的综合,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与 素质。充分发挥现行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快好省。 同时,在教改实践中实现教师的“换脑”,并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的“换 脑”。因此,它必然成为拉动、深化高中教育改革的强有力杠杆,带动多学科教 师共同摸索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等 多方面的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使教育教学跃上一个崭新的 发展平台。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高中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价值取向有了新的含义。现 代高中教育强调尊重作为个体的人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强调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和自由性,强调人的各种潜能本质获得开发的价值。“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 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为现代高中教育目标的四大支柱。教育的价值不再只 是培育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天资不同、条件各异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 开发自己潜能的机会和途径。我国高中教育改革正在孕育的新价值取向的基本内 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和终身教育。高中教育与课程对人的生存状 态的现实关怀的价值取向,启动了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全民教育的发展路向。 此外,行动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将行动研究引人教学研究领域, 在国外也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行动研究是对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要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且,通过不断的研究和积累,通过综合性的分析,行 动研究的理论是可以推广的。因此,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本项目研究, 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系统性的反思性探究,切实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 动,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四、概念的界定 1.教育教学行为 对于教育教学行为的定义很多,根据我们的研究范畴,在这里我们将其定义 为“所谓教学行为,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的支配 下所表现出的行动和作为。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相 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行为。” 2.行为选择 3 行为选择,指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 五、主要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假设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重新定位高中办学目标。2、编写各个学科教学行为选择实施方案(系列 集)。3、构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相应的教学媒体。4、设计 测量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探索高中新课程的深层反思与实施策略。 我们认为:多种文化知识交流整合于课程当中,内化于学生头脑中,正是人 类思维的一大特征和本质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这样假设:在尊重现行高中课 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并实施教学,能够对现行高中学科的 教育教学行为确定一个最佳的界限——既能使学科建立严密有序的结构体系,有 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和开发, 又能充分反映和有效解决一系列综合问题, 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 (二)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在下列假设:高中生,不应被人为的消解其创造力和自主 性。人的思想意识是不能被奴役的,因此人对人的管理比人对物的管理多一个环 节,多一个思维转化的过程,内化思想生成自身思想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高中 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研究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发挥学生潜在 的能力和素养。当然,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离不开对高考的认识,我们应该 看到其背后的价值。毕竟高等教育不是全民的,不是均衡的,所以需要选拔,需 要评价,如何评价,如何通过对高考的评价来看待高中的办学目标。 教育价值观是不断变化的。时间的维度上有三种教育价值观:以继承和传播 传统文化为根本目标的昨天的教育价值观;以现实的功利为目标的今天的教育价 值观;以面向未来、追求创造为目标的明天的教育价值观。那么高中阶段的办学 目标更应具有正确清晰的教育价值观。 六、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提出的教育理念,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各学科 教学行为选择,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等,并探索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 及新课程增加的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和作用。新课程改革同 时带动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构教育培育的模式。对高中新课改的深层制约 进行反思,并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行思考。 (二)研究方法 本项目的实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课题研究等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创新与提升新课标下教育教学行为选择,辅以文献法、实验 法等。 七、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一)技术路线 组织系统:建立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学科组三级管理系统。 4 研究系统:学科组研究与专题组研究相结合。学科内综合研究以学科组为主, 管理制度与教师培育研究以专题组为主。 课程实施系统: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必修课关注新课标与课堂教学行为 选择,选修课关注综合课程研究。 评价系统:过程评价以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为主。终结评价由学校教科研领导 小组与市区教科研部门进行鉴定。 (二)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06 年 1 月—2006 年 3 月) (1)主要采用文献法,针对新课程提出的相关理念及近年出版的有关专著, 近两年来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报刊。教育部门下发的文件,以及信息网上的数字 资源等,进行较为全面的查找,并写出文献综述报告。 (2)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主体研究一阶段(2005 年 6 月—2007 年 8 月)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学科组为主开展教育教学行为研究,形成各学科纲 目、实施方案,并选择实验班,实施于日常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对 实施效果给予客观的评价,积累相应的音像资料。 3.主体研究二阶段(2007 年 8 月—2009 年 3 月)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组建专题组开展学科间综合研究。实施措施同主体研 究。 4.成果总结阶段(2009 年 3 月—2009 年 8 月) 以经验总结法为主。对资料进行后期整理,完成《新课标下的高中教育教学 行为选择研究》,以及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八、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一)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1.高中教育教学行为的异化 高中教育教学行为的异化首先是因为教育的异化造成的。“教育异化”是特 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育下一代使之更好的创造自然 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教育的目的成为下一代人的发展的 目的,而人的发展则成为了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 化了。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的因素而使教育失去了它的本来的目的,教育的本 质被曲解,教育的功能被肆意地发挥,即“教育被异化”。 教育是塑造人的系统工程,关注人性,发展人性,改良人性,使人更自主, 更自为,更自由,是教育的本质,反之,在教育行为的作用下,人越发失去自主 的权利,丧失自由的选择,磨灭自由的天性,教育不是解放人的手段,而成了捆 绑人的绳索,这样的教育就是异化的教育。学生自己也许不乏自己的理想,但面 对压力,他们只能妥协,放弃梦想的追求,转而走向现实和功利。口头上人们都 在强调做人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上,“灵魂的转向”一直无法落到实处。 而我国目前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行为,更是教育异化的最极端表现。高中教 育教学行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教学观念的异化。“标语 式” 、 “口号式”、 “板报式”、 “会议式”教育等等充斥高中校园。国家要求教育培 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要求学校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学校希望学 5 生能用成绩证明自己的办学质量,教师希望学生能用成绩证明自己的教学水平, 家长希望孩子金榜题名,为将来谋得一个饭碗,学生自己也许不乏自己的理想, 但面对压力,他们只能妥协,放弃梦想的追求,转而走向现实和功利。尽管理论 上,口头上人们都在强调教育“人”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上,“灵魂的转向”一 直无法落到实处。 (2)教育教学内容的异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内容,由于最 终要应付的是高考,高考统领一切,因此高考的内容就是教学大纲、课标的内容, 也就是高中日常的教学内容,学生频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淹没在令人喘不过 起来的题海中,充斥学生头脑的除了考试题、练习题,再没有其他的了。 (3)教 育教学方法的异化。观念的异化必然导致方法的异化。高中教育教学方法的核心 似乎就只有“复习应考”,课堂上,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练,天天讲模式,日 日讲规范,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脱离实际。学生就在这样的“实际”中“成长” 着,异化着。 (4)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异化。单一的评价,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发 展,忽视了老师的创造性劳动,更漠视了教育作用的缓慢性,潜在性和发展性。 我们的教育评价无法顾及十年之后,甚至三五年之后的学生生命状态,显然,这 种评价是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它所影响的高中教育教学必然异化。 高中教育教学行为的异化,将导致教育教学目标的偏离,教育教学内容的单 一,教育教学方法的扭曲,直至使整个教育与其应有的本质疏离甚至相悖。异化 的高中教育教学不再关注心灵,而只关注技能;教育不再是关注未来,而是关注 眼前;教育不再是张扬生命的个性,而是束缚人性的自由;教育甚至不再是创造 幸福的暖房,而是滋生痛苦的温床。 因此,面对高中教育教学行为的异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必须承 担起自己的责任。解决教育异化的问题,教育本身责无旁贷。今天的教育,功利 主义不可避免。教育要解决的不是彻底剔除功利主义而是要在功利主义和生命价 值关怀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追求效率、效益是现代教育不可回避的目标,教 育的发展不能置效率于不顾,但追求效率要以人文关怀为先前提,这才能保证教 育的社会效益不影响人的主体发展。人的尊严、人的幸福、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终 极性的目标。教育的功利目的必须在这样的原则下才能使教育不至于偏离本位。 当前我们能做到的有:改革高考体制,改变单凭一张考卷录取的方式,扩大自主 招生的范围,加强综合素质的考核,鼓励特长个性化培养。高中学校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评价方式,建设一支富有崭新教育教学观念的教 师队伍,建设富有引导性、包容性的学校文化。 2.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高中新的课程改革是对高中教育教学行为异化的一次变革,它带来了一系列 的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等。这些变化的前提,要 求我们必须研究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问题。 办学目标是办学的奋斗目标或努力方向,是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的、一定阶段 内学校发展的理想的预期状态, 是办学理念的理想追求在学校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纲领性前提。 新的课程标准中设立的目标,则以继续实施普通教育、培养健全公民、促进 生涯发展、奠定研究学术及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为目的。因此高中教育目标已由 过去的人才预备或英才教育转变为普通教育,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公民。高 中办学目标应重新定位为: (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是我们基本的职业观和教育观。高中教育 6 不只是义务教育的自然延伸,也不只是课程内容的加深,它不仅仅是为升大学做 准备的教育,更不是大学预科。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 民素质的教育,是准定向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 是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高中绝不能变成 提高考试技能的训练场,它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 身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规划人生的意识、创业的基本技 能以及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本领。 (2)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们在培养目标上的定位。 全面发展不等于必须全优发展。我们希望学生全优,但事实上由于个体差异性的 存在,全优只能是相对性的概念。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的基点应放在全面基本合 格上。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更多的方面优秀,成为有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 优秀生。 以自主、合作、创新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改革,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 要求而诞生的,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大力推广必然带来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这种重新定位不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对我国原来高中办学目标 优良传统继承的基础上、探究更适合实践发展新目标。为此,我们要找到准确的 定位,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校的教学行为与教育评价制度之间的关系 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甚至对高考入学方式进行改革是重新定位高中办 学目标、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治本之策。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种主张: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改变以往以高考作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成就的单一 性评价标准,进行多元化评价; 高校招生时不仅仅看试卷分数的高低,而且注重学生的特长和专项潜能的发 展; 学校主要领导要更新观念,加大对学生多元智能方面的教育,开展多种形式 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的相应技能培训。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与高校招生入学考试之间的关系 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积极 稳妥地推进。办学目标应当定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上,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 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来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同时矫正学生的智能弱。加大 对学校相关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丰富学生所课余生活 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入学考试能力的培养,高中办 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不能偏离向高校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人才这一中心任务。 (3)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学校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所学校的历史积淀, 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文化生活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是逐步 形成学校特色、品格的过程,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开拓。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 位一定要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社会为他们的子 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许多优质高中应运而生。不管是新学校的建立、旧学校的改 造,还是学校间的合作,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蓬勃发展,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 位都需要关注和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4)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关系 高中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必须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软件”,在 学校形成一种民主、公平、正义、公开、相互关爱的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 7 的和谐发展关系。为此,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抓落实。 ①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而言,形成一种民主公平公开的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其次,建立公平与效益相结 合的机制,实现教育公平。再次,管理制度公开、考核标准公开。 ②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形成师生互动、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 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③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构建家校互联、关心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新型学 生观 如果说以前的高中教育是看高考升学率的“精英”教育的话,那么在新课程 改革后,在高中办学目标重新定位下的高中教育必然要关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 生的发展”的“大众”教育,所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办学追 求的重要目标。实现家校互联,共同协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切身 体验到学校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 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从重知识传承人才的培养转变为重创新人才的造就,培 养目标的转变就促使普通高中办学目标重心的转移,因此普通高中的课程、教学、 评价等都应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基本理念,这样,普通高中教 育的培养目标从注重“单干型”人才转变为注重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人才的 培养。普通高中教育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意识,增强与他人共 处、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与他人的通力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体 现自身价值,增强竞争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目标是当代高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同时也是高中新课程内容和组织结构、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的选用和创新有及 新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 (二)新课改与高中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1.新课程的特点和传统高中教学管理制度的冲突 (1)现行的高中教学管理制度和新课程的多维目标不相适应。新课程从根 本上变革旧课程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取向,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起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对学校的传统教学 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从重视“结果管理”到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 合,从重视“刚性管理”到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2)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封闭性和新课程改革的开放性要求不相适应。在 片面追求升学目标的牵引下,我国的高中教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一 个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学校把自身隔离在与社会绝缘的情境中,封闭在狭窄的 课堂活动中,这必然使学生的思路闭塞、视野狭窄,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开 放性理念是不相适应的。 新课程改革主张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开放式、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局限于一间教室、 一所学校,不局限于一门课和几本书,为了探索有关问题,学生必须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这就需要全社会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营 造一个开放的环境。 (3)现行教学管理和课程改革的民主性要求不相适应。传统的教育教学管 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组织层级,在学校,校长、副校长、年级组 8 长、教导主任和教师层级分明,在这种严密的组织系统中,纵向方面,管理者和 被管理者之间泾渭分明、上下级之间关系紧张;横向方面,教师之间各负其责,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不利于协同解决问题;学生在这样一种管理架构下, 他们的兴趣和目标、愿景经常被忽视,使得管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显而 易见,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民主性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2.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出路 (1)价值取向:创新型学校的建构。目前,学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之大, 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果学校囿于以前的教育教学模式,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 心态进行管理,只能导致失败的结局,新课程改革既要求教师创造性教学,又有 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特 点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学校管理如不将重心转向创新, 就无法完成课程改革的目标。 (2)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的 生产方式引起了产品和生产过剩,在科技和工业面前,人和物一样,都成为管理 的对象,人沦为极端的附属品,成为标准化的可调控的存在。而新课程背景下, 要求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发生深刻的变革,学校的管理过程不仅是人的能量提升的 过程,也是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的过程,迫切需要构建以教师、学生自我管理为 导向的人本管理。 (3)管理结构:从等级式向扁平式转变,建立民主的管理机制。打破传统 金字塔式层级分明的界限,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的因素,形成教育 合力和一种新的运行规则,强调管理不是靠管理者个人的权威、命令、控制、监 督来实施,而是靠教师或组织内每一个成员的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讨论和决定,被 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行为是一种持续、变化、互动的过程,使教师、学生从单纯的 被管理者的角色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4)建立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习型组织。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强调一 种学生——学生之间、教师——教师之间、教师——学生之间、学校——学校 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的文化氛围,这必然要求学校管理的重心必须从强调分 工转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制度。首先, 注重评价的整合性,即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较好地整合起来;其次,注重评价 的交互性,构建一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 (三)新课标下的教学行为选择 1.新课标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课堂教学 行为必然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课堂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新课标要求新课堂的主人必须是学生,教师 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参与者,不是传统教育意义上的至尊和权威。 第二,教师的教的行为和学生的学的行为,从形式到实质,都发生了颠覆性 的改变。教学行为的多向取代了单向或双向,教学行为的价值目标从一元走向多 元, 第三,课堂教学行为发生的平台和媒介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新课标下,学 9 生学习的时空以及媒介变得丰富与多元化,可以在教室内,也可以在实验室里, 还可以在自然界和社会公共场所,媒介可以有阅读,有观测,有调查,有表演, 有多媒体,有实物,能给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的都可以拿来,为新课堂所利用。 第四,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包括学习时间的统一性与 自主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性与情境性以及学习行为的多向性与调控性。 为此,我校开展了“走进新课程”系列活动研讨新课程教学行为。此次系列 活动由四个部分组成:新课程教学方式研讨活动月、新课程家校互动研讨活动, 新课程行动研讨活动以及新课程教学方式开放研讨活动。自此,我校新课改进入 深层次探究阶段,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选择”为课题的研究全面启动, 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系列活动之一:“新课程教学方式研讨活动月”。活动旨在改变过去只重讲 授和接受式学习的单调、沉寂的课堂局面,积极研讨“自主、合作、探讨”的教 与学模式。在本次活动中,全校教师积极参加讲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校每 位教师首先在本备课组主讲一堂研讨课,听所有同组学科的研讨课,然后各组向 年级推荐一节研讨课,在此基础上,每个年级推荐一节研讨课在全校研讨,所有 研讨课完毕之后,学校各学科组开展教学案例分析,举行各学科组优化教学方式 论坛。在本次活动中,通过 48 节组内研究课、3 节校级研究课、7 节市区两级公 开课、2352 节互听课以及上百次的说课、议课、评课、案例反思等方式,全校 掀起了一股变革教学方式的热潮。老师们努力使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交往合作,鼓 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 的、有个性的发展。 系列活动之二: “新课程家校互动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架设家 校沟通的桥梁,让家长走进并了解新课程,加大家长参与学校新课程建设的力度, 构建新型的家校关系,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保障新课改健康、有序地向深 层次推进。 系列活动之三:“新课程行动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按照学习反思,专家引 领,研讨提升等方式进行,首先,学校从整体层面对新课程学校行动进行了回顾 与反思;然后,老师们对教学方式、综合实践等行动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在南山 区教育局曾令格副局长、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禹明主任的引领下,在南山区 教研室专家们的点拨下,老师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也解决了许多疑难与困惑,同时各科组也制订出了本组的教学方式优化方案,完 善了本组校本课程的开发措施,充实了本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动计划,讨论了 本组推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办法;各班级也相应研讨了本班综合实践计划,研讨 了本班导师制落实方案,以及本班培优补差的实施方案。通过此次活动,学校进 一步规范与完善了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方案及相关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新课程教学 方式改革的实施手段,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发展。 系列活动之四:“新课程教学方式开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有力地深化了 新课程观念,努力倡导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为老师们积极实践新课改 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2.创新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构建新课程教学生态格局 (1)创新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生皆唯一,教学即成长 10 ①生命意识。我们提倡尊重、关怀、拓展、提升生命;提倡尊重生命的独特 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所以每一个课 堂都是生命碰撞的地方。 ②个体意识。我们提倡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去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 提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需求,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 智慧;我们相信“每一个尊贵的生命都蕴含着一份独一无二的使命”。所以每一 个课堂都留下师生个体独特的生命痕迹。 ③发展意识。我们强调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以及有差异的发展, 教学即师生互动成长的过程。所以每一个课堂都能让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成功与成 长的喜悦, 创新教学理念,我校逐步树立了以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新的课程观、以互动为 主要方式的新的教学观、以会学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学习观、以情感为主要纽带的 新的师生观、以反思为主要手段的新的研究观、以发展为主要导向的新的评价观、 以特长为主要标准的新的人才观,以此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可持续发 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现在正进入这种不断优化的发 展态势中。 (2)构建“自然分层,平等互动,重视体验,强调建构”的新课程教学生 态格局 ①“民主、平等、尊重”的教学方式 一是强调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灌输的过程,鼓励学生参与, 焕发他们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现在我们的教师不但是 学生的学业指导者, 更是其人生协助者与促进者。 二是强调主体和主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和人生建构,在此基础上激发 其主动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内在学习力。 三是强调互动和共生。教学相长,互动生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交流与 合作中彼此学习,共同成长。 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储存知识到建构知识。我们强调“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 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质疑、批判性思考。“建构”渗透着学生 的主观意趣,以及利益、立场、需要、趣味、眼界、胸襟等。学习本质上是知识 的主动建构过程,所以我们强调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建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 由被动接受到双向互动。传统教学中教师或某些优等生控制着教学中的知识 权和课堂里的话语权,学习新知即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现在我们强调自主、探究, 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平等的交流互动,建立新的师生观、课堂观。 由自我封闭到合作交流。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 关系决定了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我们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等, 建立新的成长观、合作观。 ③“互动式、生成式、建构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在构建课堂教学有效模式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在以问题为背景, 以知识发生过程为线索,以学生能力形成为宗旨的思路指引下,我校构建了以语 文学科为代表的文科的“问题点拨探究”教学模式,以数学学科为代表的理科的 “知识生成”教学模式和“题组变式训练”教学模式,以政治学科为代表形成了 新课程背景下的“案例辨析”模式,理化生学科形成了“模拟探究”教学模式等。 11 这些模式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④“关注差异,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是常规学业成绩评定与学分制评定相结合。学校成立了“课程委员会”, 制定了《学分制管理条例》,对包括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体育艺术类、科 学技术类、综合实践类等五大模块共 80 多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进行 了总体设计。 二是专向目标评定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在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专向评 定的同时,我们还进行五个维度的综合素质评定,引导学生满足个别化、个性化 发展需求的同时,提升自我综合素养,以达到全面发展。 三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制订出相应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作业、问答、辅导,以及听课评课、教学督导、问卷调查、教学质量评估等 方式,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管理、全程监控,对师生教学行为和质量 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与明确的指引。 四是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为了使每个人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建立自信、 自尊和自省意识,学校鼓励学生和教师积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自我诊断等形式,学校也建立了自我评价档案。 多元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不断得以优化, 也使评价越 来越关注、越来越贴近人的可持续发展。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选择 (1) “语文素养观”的提出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 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 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教育的本质,简言之,就是以人为对象,对人进行 完整性文化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语文这一文化载体,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加深对个人与国 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以 往,我们曾把语文教学视为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以至 于使语文教学长期陷于枯燥的语文知识训练的怪圈,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 趣,无法领略到语言文学的真正魅力所在。“语文素养” ,则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本 质要求与终极目标。 “语文素养”的内涵: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 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 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 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 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 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 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 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 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 12 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 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 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 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 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 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 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 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 (2)培育“语文素养”的途径 ①重视语言积累。第一是培养主体意识,引导自主积累。首先强调积累要改 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 学习方式。其次,教师平时要注意多渗透积累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积累的 方法。第二是依托语言材料,促进语言积累。关键是在阅读理解中积累要注意拓 展学生的阅读面,平时可向学生推荐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以及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另外还要为学生积极地创造多种形式进行课外阅读, 如鼓励学生平时去阅览室、图书馆、去上网、去书店、去参加比赛等。第三是重 视实践运用,积淀语言积累。积累,是语言材料内化为个人语言储备的过程。这 个内化的过程是在语言实践中完成的。因此,语文实践也是丰富语文积累的基本 途径。 ②注重培养良好的语感,注重观念、方法、情感的体验。 ③注重熏陶渐染。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 氛围。语文素养固然表示语言文字所达到的一种水平,强调主观因素的作用,但 离不开外部条件,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熏陶出来的。既然要熏陶,就必须 使学生在一种有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良 好的文化氛围的营造,除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营造,在课外阅读中营造外,营造 良好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也是有效的途径。 ④重视师生的自主创新。通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等方式, 扩大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创新空间。 ⑤强调对话与互动,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 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选择 (1) “数学素养观”的提出 “数学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 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数学素养的生成是个体在已建立数学经验的基 础上,对数学感悟、反思和体验的结果,学生具备数学素养即是指学生已在生活 经验中形成了“数学头脑”、能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 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现实问题。数学素养已超越了数学知识的范畴, 成为科学教育中具有人文价值的成分,具体来讲,数学素养由下列几种要素构成。 第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基本的数学素养内容,它是形成和发展成其他 13 素养的前提。数学知识包括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原 理和数学法则;经验性知识,它是在数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经验性结 论或基本知识排列组合的结果;策略性知识,它是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技 能、技巧和思维模式等。 第二,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涵盖数学学科能力即运算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涵盖以认知能力为主 要内容的一般数学能力即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运用能力、交流能力 等。 第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内化的结果,是 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思想,数学方法是指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科 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方法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演算和分 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第四,数学的人文精神。数学作为一种艺术、方法、思想体系和理性精神, 已经无可争辩的具有独立的文化特征。数学思想经历了长达 25 个多世纪的有文 献记载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成为一种能自我调节发展的、有着丰富内涵的、自成 体系的文化系统。 思想独特的文化系统的构成在于它的世界通用语言系统的形成, 以及独特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系统。数学成果是它的表现形式,而数学成果对 社会精神方面的影响、对认识观、对伦理观乃至人生观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 此,我们可以说数学素养是涵盖了最高层次的人文精神素养。 提高数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 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 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 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时代的需要,也 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应认清“应试教育”体制给数学 教育带来的弊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重智轻能、重少数尖 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非常严重。理论与 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2)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①重视教材改革。我国目前部分数学教材基本上是按应试目的而设计的,忽 视了实际应用。立足现行教材,充分挖掘内涵,渗透一些与市场经济、日常生活、 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数学应用内容则是必须和有效的:一是要更贴近生活,提高 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使学生了解一般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二是要具有典型 性,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解题的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横向渗透的目的;三 是要更具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 ②突出基本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 知识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在 知识教学的同时,始终渗透必要的思想方法传授。 ③加强数学运用能力教学。数学运用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 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从这样两个 方面努力:其一,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要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能体现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概 念在现实中原型是什么?及演变后的一般意义又是什么?这样才能追本求源以 不变应万变。其二,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 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寻出其结 14 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实现问题解决,最后反过来又促进数学新思想、新理论 的建立和发展。 (3) “数学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 ①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读新课本。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 征,每节课都拿出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 去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②培养小组协作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主动性。教学时要充分利用 学生好奇心这个有利因素,将学生按 3——5 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这样学生 可在小组内提出更多的问题,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问题,即使是错了,也要给予 积极的肯定,多表扬,善于利用讨论和争议,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发展。 ③由学生作章节小结,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在学习过一节一章之后,要求学 生作书面小结。写小结是一个重新整理与复习学过的内容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写 小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理解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弥补。同时,将 课本中的各相关知识系统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把孤立的知识组成知识网络, 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 ④多留些时间让学生多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从数量上说,教师要少讲;从 质量上说,教师要精讲;从内容上说,学生易懂的坚决不讲。 ⑤利用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增加“实习作 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 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5.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行为选择 (1)自主探究教学 ①情景激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电教手段、研究图 片、实物模型、操作问题、现实问题等,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 之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设置疑难,使学生面临问 题,产生求知欲,教师从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计的 探究问题或情景的一个总的原则是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设置的疑难要注意问 题的难度。 ②提出假设。提出假设、猜想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一般来说,首先可以 引导学生广泛地收集有关的问题,然后辨别提炼出主要的问题,最后选取中心问 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心灵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有的学者称之为“头脑风暴” 等研讨形式对提出探究的问题或假设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③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的过程。收集信息时,先要制 定较详细的教学计划,计划中要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及收集证据的方法,然后通 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观察、实验、调查、查阅文献、上网等,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收集信息在教学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收集信息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同时,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现实的知识相联系,既锻炼学 生的采集资料、推理和判断知识的能力,又使他们接受科学研究过程的洗礼,从 而获得新知。 ④验证假设。在作出假设和收集资料后,学生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筛选、 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等综合处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否 定未证实的假设,并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学生的解释和观点必须与实验或观 15 察得来的实证材料相一致。 ⑤交流反思。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能够解释探究计划以及自己在探究过程 中形成的见解,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最后将结论运 用到不同的情景中去。同时,让学生交流研究结果,可以为他人提供检验的实证 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以及根据同一观察材料提出其他的不同的解释的机会。 (2) “任务型”教学 所谓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即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 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 务型”教学模式反映了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 转变为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结构、 功能、系统)转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 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 ①教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达到培养学 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这不仅是语法正确的语言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 能力,学习策略能力,对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等。 ②教学任务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同传统意义上教师将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自己的教学任 务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任务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 而“任务型”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 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语言知识的运用和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的教育正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转化,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而“任务型教学模式”则 恰恰突出了“学以致用”这一特点,教师要设计真实、贴近生活的任务活动,以 此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生动的任务活动中学习、运用英语语言, 并促使学生在任务活动中团结协作,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③师生角色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且是任务活动的引导 者、鼓励者、助学者和监督者。而学生则是交际者、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具体 说来,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设计的活动要符合教学目的, 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以真实的语 境为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 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教学策略 第一,为学生营造民主、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民主、愉快、和谐的学 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 能。 第二,为学生提供接触大量的英语语言信息的机会。交际活动必须以大量 的语言输入为前提。Stphen D. Krasher 和 Tracy D. Terrel 在外语自然教学法 中提出了语言习得的思想,该理论强调语言的掌握应多以语言输入为主。“任务 型”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随意发展,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以听、读等 形式为主的语言输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用英语进行交际。 自主探究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认真落实 16 好这些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教学模式的主要的 目标并不是教学的操作方法与操作技能,而在于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理解、基本观念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实施自主探 究教学和“任务型”教学,能够切实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通过活动建构起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 获得关于对这个世界更深刻的理解;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挑战,并获得探索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建立科学世界观,并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 英语教学没有一种规定不变的模式,选择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或是创新教学模 式应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而进行。创新教学模式一方面 应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抓住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 要的概括,为教学过程提供实践上的选择;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教学实践中所获 得的经验作全面的概括,抽取出其中共性的东西,则可得到个别的教学模式。选 择、运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是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的途径,是真正有效的建 构“自主建构”。任何其他人的英语教学模式建构,都不可能代替教师自己的模 式建构。人是“自组织”的复杂系统,真正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只能是 “自组织”的教学模式创新。每一位英语教师如果认真研究语言教学理论,探索 语言教学模式,并用它指导语言教学实践,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模式运用和创 新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6.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 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课程。 事实上,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回应了时代对教育 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1)学科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定位 ①学科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中学生还处在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学科教学中的知识、能力训练是他们 成长所必需的。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积累,如果没有一 定的知识、能力的储备,研究性学习活动就会缺乏赖以“生长”的基础,就难以 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非但不能取代学科教学,相反还有赖 于学科教学的质量。现有学科教学从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四个方面为开展研 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②学科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实施的渠道和载体。 从研究性学习开设的目的来看,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管已把它作为 一门必修课程来开设,从制度上给予了保障。但是,目前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仍 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占主要部分的是基础型的学科 教学,它占据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绝大部分。因此,研究性学习不应仅体现 于“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中,而是应该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 学科教学应该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渠道。在学科教学中,教材是课程实施的 基本依据和载体,而在课程化研究性学习中 ,它没有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师,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科教学采取研究性学习模式进入课堂,解决了研究性学习 的载体问题 ,因此,学科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③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得以激活、延伸、重组、综合、提升 17 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研 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 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激活、延伸、综合、提升与重组, 研究性学习反过来促进学科知识的重组,活化知识结构。研究性学习中所发现的 问题、所获得的知识,也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2)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资源。首先要搞好专题研究。学科教材 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其次,要利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研究性课 题。现行的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为研究性学习而编排的,教师在进行研 究性学习指导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课题资源。如语文必修课本里的课后习题 中,有许多本身就是比较好的研究课题,另一些则可以转化为研究性课题。 ②利用各学科特点开展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的学习学科知 识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是指在教师引导、点拨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实现, 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 与交流、反思与评价等探究性的活动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是学科教学方式中培养 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 (3)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实践 ①确立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总目标与设置原则。 依据教育部开设该课程的宗旨,我们制订了《南头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 方案》,确定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目标,即“以 人为本,综合创新”。同时,制订了相关原则:开放性、实践性、主体性、过程 性与可行性。 ②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模式 第一,课程化模式: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本着"生活是创造的 源泉"的基本理念,我们在高一年级首先实施"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专题调查研究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进行 专题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怀疑和探究性思维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与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 方法,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关注与了解。 第二,学科内研究性学习模式:选问题、引方法、重评价。根据实际情况, 在高二、高三年级不设置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而是将“研究性学习”的课时 量分配到各基础性学科,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作为实验重点 科目,并逐步辐射到所有学科,结合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学科内研究性学习。 ③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机制 评价原则:激励性评价与管理性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为主;过程评价与 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为主;自己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自己评价为主;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为主。 评价内容:开题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设想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 中期评价:着重评价学生研究计划实施的情况,参与的态度、研究 的方法、能力以及与伙伴合作的精神;结题评价:着重评价学生研究成果的表达 与交流情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评价方法:采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办法。 评价形式:等级评定:每学期末,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对本学期学 18 生的学习结果,根据指导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办法。按优秀、 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填写评价表并送班主任,班主任再根据 各科成绩及平时参加研究性学习的表现,仍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 级评出学生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学业成绩,成绩合格以上获得相应的学分,送教 务处记入学籍;激励评价:学校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评比,每学期组织 一次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展示交流会,请有关教师和专家对优秀成果进行鉴定和 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表彰奖励一批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④健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学校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成立学校研 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职责,搞好师资培训,并建立成档案,加强研 究性学习的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 (四)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使得教师的自主权力加大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还是课程的 开发者、研究者、建设者、管理者。新课程对教师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 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者、学生的引导者、课程的设计者、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 团体的领导者、教育的研究者、文化的创造者。新课改的试行,将推动教师教学 观念的更新,而教师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是决定者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败。基 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没有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准确把握新的课程体系,更谈不上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在我校教师队伍中还存在诸多与实施新课程改革不相适 应的情况,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势在必行。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研究中,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主 要进行了以下几种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1.新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这又称为岗前培训或入职培训,系新任教师上课之前的培训。新教师培训模 式有三种情况。一是传帮带的培训模式,即由学校教研室选派或指定有经验的教 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新教师掌握课程与教学的技能技巧;二是集中授课 式,集中所有应培训的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安排学校的名师及骨干教师与校外 聘请的教师进行时间为几个月到一年的业务培训;三是问题研修式,指在新教师 中以研究问题的方式实施进修的培训方式,其特点是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 教师的素质。 我校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系列活动,每次有确定的核心主题和 系列活动。青年教师互动交流探讨,共享成长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系 列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境界的提升,也促使了青年教师更好地 规划人生、创造人生和享受人生。 论坛系列活动包括举行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交流会,出版青年教师成长专辑, 外出教育考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汇报月,新老教师恳谈会等等,学校还成立了 凤冈青年联合会。这些活动给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为青年教师在 教育教学行为上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19 2.以课程为基础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这是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因此这种模式层次较多,比较复杂,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硕士课程班培训模式。通过参加院校课程学习进修,达到一定的学历 或学位水准,获取相应的证书。我校与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广西师大都建立了 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办了三期在职硕士研读班,目前,我校未取得硕士研究生学 位的教师百分之八十在读。 第二,新课程单科课程培训式。即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课和教育方法课。其 目的是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新的课程与教学方法,以及学科发展的 新知识。如华东师大在我校进行的“分材教学”为我校各科教学进行分层教学的 研究树立了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三,专题教育课程培训式。这是一种高级进修培训模式,目的是为了提高 教师的特别技能和水平。我校组织各科骨干教师定期到各高校进行学习研讨,还 与北京等各教育机构合作,不定期派人参加各种课程改革培训班,仅 2005-2006 年我校就派出累计五百一十人次参加各类研习培训班。 第四,专业教育课程培训式。主要侧重于学科专业的新知识和应用方面。我 校不定期的邀请一些在学科专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来校指导,以提高教师的 应用能力。 第五,短期进修课程培训式。对某学科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校 自身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我校一般会抽出部分教师到教育机构进行短期的培训, 如 2005 年假期我校未加强英语教师口语能力就分两批将英语教师派往英国与美 国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 3.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发展比较 快,应用比较广泛,比较适合各级各类基础学校。根据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目 前,我校主要采用了如下一些校本培训模式。 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法。校本课程往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它有助提 高教师的素质。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将有效提高培训的效益。将学校的文化、学校 的教科研成果、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校本课程,因校制宜地对教师进行培育的一 种培育方法。我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开设了《中华诗词进校园》的朗读课程, 开设了《语言中的幽默与艺术》的语言类课程…… 二是课题带动法。教科研室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个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的教师,只要肩负教科研的使命,带着课题的压力,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去克服 困难,研究探索。学校可以用校内正在开展的教科研课题作为校本培训的基点, 通过培训满足教师教科研工作的需要。即能以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促进教科研的深 入发展,又能以教科研的发展推动教师主动参加继续学习与接受培训。目前,我 校各学科都肩负着区级、市级、省级或国家级多项课题,有的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有的正在进行之中。 三是师徒结队法。师傅代教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个 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经验传授过程和自身提高过程;徒弟必须对师傅的诊 断与指导做出自己的分析与提炼,付诸反复的实践才能有所发展,两者教学相长, 开拓创新。我校每年教师节都举行一次“拜师会”,教龄在五年以下的老师必须 20 选择本学科内一位教学骨干及名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并上好入门课、汇报课。 四是名师工程。由各科的教师推选出一批在学科领域有一定造诣,德才兼备 的教师作为本学科的“名师”,组成学术委员会。每一名名师都负责一个课题, 每一名名师都负责带动一批人,形成以名师为核心的学术群体。目前,我校的学 术委员会在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发挥出了指导性作用,为学校的学术建设起 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特级教师讲坛:我校每年开展“特级教师展示课”活动,由特级教师现场执 教并进行课后说课,全校教师不分文理全体参与听课,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进行课 例点评,再由学科组点评讨论。该活动有效地发挥了特级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 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高级教师讲坛:高级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学校每学年都开展高级教 师听课周活动,由学科组组织听评课,因为涉及范围广,上课教师多,听课形式 灵活多样,使学校教研气氛异常活跃,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迅速。 其他名师讲坛:学校给校内各类名师都有指导课和研讨课的任务,以发挥名 师效应。另外,还经常外请名师,开发学习的资源和拓展研讨的平台,学校先后 请国家课标组成员、特级教师黄恕伯等数十名全国或省内知名的教师来校上课, 不仅拓宽了老师们的教学视野,而且提升了老师们的理论素养。 五是读书指导法。我校推出教师“一月一书”活动,即每名教师每月必须读 一本书。语文组开辟了“教师读书沙龙”,经常在一起切磋读书体会;举办了“读 书广场”,每周一三五在规定的时间内都有老师和学生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英 语组开办了“教师英语沙龙”等读书活动……学校教师每星期进行一次心得交流, 切实做到每一名教师在每一天都有所得有所获。 六是专家指导法。我校制订了“专家进校园”的一整套计划和措施,包括教 育专家、文化学者、诗人作家、科普院士等不同类别的专家学者,并开展“专家 进校园‘三个一’ ”活动,一场报告,一堂课,一次交流(座谈或评课)。学校先 后邀请了国家督学郭振有、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家裴娣娜、博士研究生导师心 理学教授金盛华、著名诗人王家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超导专家吴培亨等,这些专 家的到来,一带来了新理念,二带来了新思维,三带来了新知识,有力地提升了 教师们的综合素养,借助专家的引领探讨新课程教学行为的选择。 七是实践反思法。从教师“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角度,可以认为,每 一个教师、每一个教研组、每一所学校的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反思与实践,专家 与新手教师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其有无反省能力,而校本培训恰恰能达到离 职培训所无法达到的对教师实践作即时反思的要求。 实践反思法按照培训内容的区别,我校主要强调了以下五种反思培训: (1)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虽然离职培训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 育理念、教育技术的整体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但中小学更需要有符合学校自身发 展特点与个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培训。我校的校本培训正式抓住了两者的 这一区别,即在培训中灵活、高效地渗透学校层面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 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并通过培训直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为教育教学 质量服务。 (2)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这是一种有别于离职培训、独具学 校特色的校本在职教育类型。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教育,取得了一些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而这些却没有 完全得到本校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向本校教师和更大范 21 围的教师宣传本校的办学思想和科研成果,以此得到更多教师的支持,促进学校 发展。如我校语文组的诗词教学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设,学校也被授予为“全国诗 教先进单位” 。 (3)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民俗、民风和 历史文化。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开展校本培训,将本区域内的宝贵文 化遗产传播给中小学学生,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当地的 民俗风情,增强对本地的热爱,对祖国的了解。另外,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 训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与探究性学习拓宽了一条道路。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 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毗邻,与文明全国的中山公园相 依……这些都成为我校进行校本培训的丰富资源。 (4)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 训,也是校本培训与离职培训优势互补、发挥学校自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 培训中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学校、教研组和 教师个体各个层面进行。培训中要特别依靠专业精良的教师队伍。我校目前有特 级教师七名,南粤名师五名,深圳市学科带头人各地级市学科带头人二十六人, 省级优秀教师十五人,深圳市骨干教师十二名,我校充分依托自身资源,对我校 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 (5)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校本培训各种类型和学科课程与教 学联系的最为紧密、最为频繁的,往往是一教研组为单位的培训。这种形式突出 教研组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有一套通过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完整方案。 培训内容已本校优秀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并且有系统的培训理念 与过程管理、成果展示。它既有别于离职培训中的大范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又 不同于校内零星的教研活动。我校目前有《凤岗学刊》、《凤岗教研》两本校刊专 门刊载学校教师的论文及案例,并与区教研室共同编辑了新课程教学案例集。 4.反思培训 现有的教师教育把教师当成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仅仅以封闭的知识为内容 对教师进行训练,教师培训应该像个别化发展,不能只是确定内容的训练,而是 走向开放和探索。实践证明,实践反思模式是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模式,即经验 +反思=教师成长。从目的上看,传统模式注重知识的获得,而反思模式注重教 学行为的改进。 (五)新教育精神与学校文化建设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从课程体系到教育观念都有了巨大 调整,已经不是原有课程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场教 育和学校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带给学校的不仅是教学领域的新理 念,而且是关系到学校的管理、评价、制度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的触动,根本上说 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变革,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支撑,没有学校师生在文化 层面上对课程改革的自觉与共识,课程改革是难以深入推进和持久的。因此,对 学校文化的建设与革新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学校文化的建设与革新,势在必行。 1.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主题转换 (1)学生文化——竞争走向合作与创新 22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目前, 大多数学校形成的、倡导的仍为一种竞争的学生文化。学生以分数论英雄,以排 名论地位。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争的关系,你追我赶,不愿与同伴交流、分 享学习心得,生怕对方从自己那里有所获从而超越自己,更不用谈合作了。即使 合作,也是有所保留的合作,在教师要求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表面的合作。 然而,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强调生生之间的合作。因 此,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建设与革新,要求学生文化从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 义,从竞争走向合作,建立平等、合作和交流的新型学生文化。一方面,要呼唤 平等和参与。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尊严 和平等的学习机会及其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 面,要鼓励合作与分享。课堂上,倡导探究的、合作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学会探究、交流与合作;班级中,营造合作的气氛,让学生在和谐的人际关 系中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与幸福感,并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中学会与 他人相处,学会共同做事,养成尊重他人、乐于跟他人合作的态度。 (2)教师文化——孤立走向合作 当前,学校里,最常见的教师文化是个人的、目前取向和保守的教学文化。 分科教学导致派别主义文化的存在。教师个人主义观的驱使同时导致教师文化中 强烈的个人性。个人主义的教师往往奉行独立的成功观,总是试图通过个人的努 力实现对教育的追求。他们往往采取孤立的从经验中学习的方式学会教学与学习。 而在对待其他教师的问题上,则抱着观望、不干涉的态度。 然而,新课程改革在对教学过程的革新中,强调教学过程是相互交往、共同 的发展过程,即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 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它 需要教师之间更紧密、更有效的有机的结合,提倡“教师—教师”的相互合作, 形成一个平等的、互动的教师工作群体。另外,教师也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协调 与合作来共同处理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因此,能否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乃至自 然的合作文化是影响新课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文化”不仅 仅倡导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合作,而且也要求教师与家长之 间,教师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网络的作用。 (3)课程文化——单一走向多元 过去的课程文化缺乏对异文化的认知、欣赏和尊重,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 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 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随着全球化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文化的发展呈现出 开放性、民主化、多样性的特征,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成为世 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1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改革也面临 着复杂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价值选择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与以往课程改革的最 大区别,在于它更加重视课程的文化价值。“‘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 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2因此,学校需要认识到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学校教育应该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意识与观念,我们的课程文化不再仅限于对主 流文化、本土文化、大众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的选择、内化和建构上,而要转为科 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多元文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1李雄华, 《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求索》,2003 年第 1 期 2 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人民教育》,2004 年第 8 期 23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谨防课程改革将大量的西方课程理念不加筛选全盘移 植过来,势必会造成文化的殖民现象。如何在课程文化终形成恰当的张力,实现 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以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2.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对于学校来说,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使得现代学校管理必须上升到战略管 理的高度,而其中,文化决定战略选择。学校文化革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 一定的策略支持。因此,学校文化的实施,必须有其完整、系统的途径选择:学 校文化的建设与革新就是要从哲学的高度指导文化,由校长领航,以组织文化的 建立为核心,由显性文化向隐性文化推进,由物质文化向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推 进。 (1)给学校文化一个哲学的支点 哲学是一种思维模式,“学校哲学”——就是学校协调和处理学校内外各种 矛盾的假设。不站在哲学的高度看问题,就难以突破学校文化研究的瓶颈,或者 是就文化表层而论文化,学校文化就永远都只是装饰得非常漂亮而摆在学校一角 的盆花。 (2)校长领航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应该担负起主导责任。一是提 炼学校文化的特定内涵,不同的学校可以确定不同的主题,体现出本校的特色; 二是根据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整理归纳,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教育资源;三是 组织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性活动,使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四是注重学校文化与学 校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 (3)从学校物质文化着手 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表征,是学校在校园建筑、学校标识、 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学校物质文化建 设要使学校的建筑、设备、雕塑、校服、校徽等实物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追求, 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创设有利于交流、对话的文化氛围;通过规范学校领导、教 师、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形成文明的校风等。总之,要从学校全面的外在表 现着手,建设与新课程理念和新教育精神相符合的学校物质文化。 (4)从学校制度文化着力 学校文化的建设与革新,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 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建设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制度: 第一,以“人”为本。学校制度重建的基点应该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 要,促进人的发展。例如,建立健全教师、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与教育活动的 各种制度;适度弱化学校制度的形式化,给师生的自主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等 等。 第二,重视研究。学校要改变过去只重教不重研的倾向,通过构建学习型组 织、建立和完善教研制度等,真正实现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 第三,以“校”为本。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的制度建设增强“校本”意识, 即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制度建设应该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核心、 通过重组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5)形成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办学理念、文化氛围、价值观 念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一个学校在建构它的文化,特别是精 24 神文化时,必须深刻地审视学校的特质,从学校的历史与当代中找出切入点,建 设和革新学校文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有现代化的办学理念。教育要促进作为具体的、活生 生的、个体的人的发展,这是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职能。因此,学校要形成现 代化的办学理念,形成符合新教育精神与新课程理念的精神文化,体现“以人为 本”的人文观念,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一切适应人的发展,一切促进人的发展, 把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主要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学校全体成 员的共同价值观。 3.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1)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 ①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从传统的规范化办学到今日的个性化办学,文化所体现的学校特点,所彰显 的学校魅力越来越明显。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个性首先是文化的发展、文化的个 性。文化是学校的品牌,是学校的发展之魂。我校的现任领导充分意识到文化在 学校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文化立校”的思想。“文化立校”思想的提出 是基于我校的办学理念,即“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师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这 个办学理念充分考虑了学校存在的本体价值,继承南头中学的一贯办学思想,结 合现时代的精神而设立的。“以人为本”把人看作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尊重 这个独特生命体,满足这个独特生命体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具体到 学校的发展上,“以人为本”要求尊重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校成 员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体独立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安排,管理举措的 推行以及实施都要尊重这个独特的生命体。“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师生的终身发 展负责”在这里强调的是每一位学校成员,而不是部分学校成员;着眼点不仅仅 是当下,更重要的是未来,为师生员工的未来幸福负责,为师生员工的终身发展 负责。“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师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已经成为我校的办学理念。 这种办学理念渗透于学校事业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中,渗透 于学校的各项改革进程中。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正是在这个价值理念的指引下进 行的。这个价值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与行为 准则。正是有这样的哲学高度的指引,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才不至于停留在文化 的表层,而是向着中层、核心层不断的纵深发展,包含着不同的层面,孕育着更 深刻的内涵。从以上可以看出,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哲学思想是“以人为本”。 立足点是师生的共同发展,着眼点也是师生的共同发展。 ②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第一,百年书院传统。百年老校儒雅的书院传统和光荣的革命历程,是南头 中学继承和拓展学校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第二,开放、民主的创新意识。深圳文化的多元融合在我校的学校文化中得 到了鲜明的体现,表现形式是开放和民主的办学理念,开放和民主的管理风范, 开放和民主的行为方式。 (2)我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措施 ①策划学校视觉形象,打造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贯彻的重要手法是理念的视觉化,即把学校的理念通过物化的 25 形式展现出来。在学校理念宣传贯彻之前应开展理念视觉工程。理念视觉工程不 仅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学校的规划布局,还包括学校的人文景观。 我校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设计,把学校的文化传统、 文化理念巧妙的融入到南头中学的校园环境中。当你乘车沿深南大道西行到南头 边检站时,举目就可以看到镶嵌着由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南头中学”四个大 字的正门牌楼,其气势宏伟、壮观,而又古朴,让人耳目一新。学校大门小广场 的周围有十二面“文化墙”,分两列排开,一列是“今日南头中学”,展示南头中 学人当下的风采,今日的辉煌,与另一列 “历史的足迹”,相互辉映,更加凸显 了今日南头中学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一步一个台阶的光辉历程,卓越 成果。顺着小广场再向前走,是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以及各种活动的橱窗板 报。教学楼有一个长廊,长廊的椭圆形的广场处用深红色的木质牌匾写着“读书 广场”四字,两边是“读万卷书,傍百年树”,每当傍晚,可以看到热爱文学、 热爱读书的学生和老师在这里交流读书的心得,共享读书的乐趣。信步于学校, 从身边走过的教师的手提袋,学校的标语和警示牌,学生和教师的美术作品展板, 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展板,生动有趣的英语角以及体现学校各种特色的灯箱和 公益广告,都在无声无息的展现着学校厚重、积极、向上的文化特色。学校四季 常绿的树木,具有美誉之称的木棉树,开阔的运动场地,布局合理的办公楼、教 学楼、科学楼、功能楼和体育馆,都让人感受到百年老校的青春活力。和谐的校 园环境,静止无言的校园景观让人不自觉的感受到学校的厚重历史,同时又为学 校现代化的发展叹服。 ②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发展学校制度文化 一所学校能否持续发展,能否肩负历史的重任,从文化的角度上讲,从学校 精神的角度上讲,它是靠一种有效的制度体系来实现的。我校“以人为本,以人 的发展为本”的价值观落实,有一套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制度上的保证。建立 制度文化,学校首先建立了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我们坚持定期召开教代会, 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通过教代会,坚持从教职工中来,到教职工中去,力争 把教职工的思想、意愿、情感凝聚在决策中。学校重大问题除交教代会讨论外, 还必须交学代会、家长委员会讨论通过,逐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 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校问题交由学生讨论通过;进一步完善学生自管会参与学校 的行政管理的制度。近几年的校本管理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这一思想。在 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我们要求学校行政用“人本主义”的思想,按照新的办学理 念,审视过去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把原制度中不符合“人本主义”精神的一些条 款作了修改,使其更能适应学校“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把制度管理 与情感内化相结合,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师生 在互动的环境中和谐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的常规化和制度化。“以人为本”的模 式从本质上是一种柔性管理,把教师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看做是自身生命不可复演 的一种经历。通过对人的积极主动性的调动,将学校制度文化转化为教师与学生 的内心法则和外显行为。 实践证明,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文化落地的基础。学校管理制度在日积月累、 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在教职工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学习、工作习惯, 促进了制度文明的形成,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这在有形无形间奠定了学 校发展的深厚底蕴。“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制度文化是我校当前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将是我校面向未来超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③改善师生行为模式,经营学校行为文化 26 在学校文化的经营上,首先是继承。南头中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悠久 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资源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融合。我校在学校文化的融合上所体现的实质是文化的开放。文化开 放需要借鉴本土的优秀文化,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把这些文化与本校文化进行 有机融合,加强学校文化的国际化。 再次是创新。课程变了,教学变了,考试变了,评定变了。这些变化都需要 一种新的文化理念。新的文化理念的提出与实施,需要创新。我校在素质教育发 展中,抢占课程改革的制高点的做法,使作为学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文化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的创新做法。 ④变换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校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得以贯彻落实,得以展示的最基本场所。我校紧紧抓住 了课堂文化这个微小,但至关重要的一环,让文化充盈于课堂,给课堂以文化的 养分。 让生活的多彩呈现在课堂上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校所进行的课堂改 革,其一就是变革单调的课堂文化,让生活的多彩呈现在课堂上。我校倡导让生 活走进课堂,从根本上解决了课堂的单调性和乏味性,并且从深层次上加强了知 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让思维的灵动充满在课堂上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场合,是思维碰撞 的地方。课堂的活跃不仅仅表现在气氛的热烈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思维的活跃 上。我校在课堂文化建设中,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四十五分钟上,充分开 动大脑,活跃思维,敢想、敢说、敢问、敢插话、敢争辩。 让文化的底蕴洋溢在课堂上 学校大力提倡建设书香校园,并使读书广场 活动规范化、系统化,提高师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也是南 头中学领导一直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让生活体现文化,让文化 充溢生活,让文化与生活互动,共同营造课堂的文化底蕴。 (3)我校特色文化实践探索 ①以“中华民族魂”为主的学校德育文化 德育是学校文化发展和建设中深层次的东西,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德育的 发展,重视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我校的德育文化建设对于学 校文化建设的方向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提炼,我校探索出 了“一三三”德育工作模式,即以“中华民族魂”教育为主线,重点突出三大德 育阵地即课堂教育阵地、校园文化阵地、家庭社区教育阵地和三项主题系列活动 即“爱我南中,兴我中华”活动、“讲文明、爱科学、树新风”活动、法制安全 教育活动。并紧紧抓住这一主线,开展各项工作,且各项工作也都能在“中华民 族魂”的主线上进行链接和找到归宿。即以“三大德育阵地”和“三大系列活动” 为依托,拓宽德育渠道。“中华民族魂”为主的学校德育文化,使我校的校园文 化风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近年来我校分别获得“全国诗教先进学校”,省绿 色学校、省一级学校、市教育先进单位、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等光荣称号等。 ②以“南中大讲堂”为主的校本课程文化 南中大讲堂是继承了学校的书院传统,结合学校的现时代发展,给师生提供 一个可供交流和论争的空间与场所;同时它也是我校开放的办学理念的具体实施 方式。南中大讲堂以大型主题讲座的形式,组织校内名师或特邀校外知名人士、 学者、专家来学校讲学,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 27 力求“文史哲兼容 数理化并包”、“中西横跨 古今贯通”、“人文与科学并举 活动与思考共存”,让南中学子有机会聆听名家的声音,享受知识的盛宴,创新 学校高雅的文化。比如,中国当代十大优秀青年诗人、“徐志摩诗歌奖”获得者 树才先生来我校举办的“我为什么写诗”的专题诗歌讲座,我校高级教师曹瑛老 师主讲的“护生即护心——丰子恺《护生画集选》赏读”,博导龚升教授以及深 圳大学张文俊教授主讲的《数学之美》、我校彭公瑾老师主讲的《六祖坛经》、 李雅玫老师主讲的《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及其对策》……等。南中大讲堂在学校 和社会中都有很大的反响。学生和教师在讲学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对问 题的认识更加独特和全面,思想更加深邃,情感也得到陶冶。我校除了发展开放 性校本课程,创新学校文化外;还发展综合性校本课程,整合学校文化,如开设 的《科技与生活》、《热点透视与历史追踪》。综合性校本课程从一个学科切入, 但所涉及的问题却往往是多学科多门类的组合。任课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一 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并力求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 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的同时,开阔知识视野,从而提升自己的综 合素质与能力。此外,还发展实践性校本课程,继承传统文化,如,《中国剪纸》 把中国传统文化融于现代课堂教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发扬,《中国陶 艺》让学生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领会中国传统陶艺文化的精髓,《校园语言艺术》 用汉语的丰富蕴涵以及机智幽默,让学生在自己创作与扮演中体味到语言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 ③以“社团联盟”为主的学校社团文化 我校的学生文化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社团联盟、文学社、诗社是比 较有特色的。社团联盟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使之更能够 为学生的成才服务,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于 2005 年 10 月 14 日正式成立的。社 团联盟包含了 32 个不同门类的社团组织, 有近 40 名指导教师接受学生们的聘请, 指导社团活动。南头中学学生社团联盟的成立在学校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 一行动不仅推进了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且把南头 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了南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 亮点。南中的求索文学社和诗社是非常有特色的。求索文化社成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已连续四次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文学社团”,2004 年入选为深圳市中学 生文联核心成员,2005 年又被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 国优秀文学社团百家”,社刊《求索》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社报 刊”。社团曾夺得深圳市中学生辩论赛三连冠,文学社社员在《中华少年写作选 刊》、《语文报》、《语文世界》、《特区教育》、《深圳青少年报》、《深圳 晚报》、《深圳商报》、《蛇口消息报》等各类报刊发表习作 900 多篇。诗社秉 承学校的诗歌传统,开办《古典诗词鉴赏》、《唐代上水诗》、《音画宋词》、 《<红楼梦>的艺术世界》等系列讲座来熏陶学生;举办一系列的诗文诵读比赛, 将古代诗词改编成剧本上演。这些活动给学生的青春增添了诗歌的色彩,给学校 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独特的空间。 (六)课题研究实践成果 1.低进高出,高考成绩持续攀升 在本课题研究实践中,我校狠抓常规教学,在生源质量偏差的情况下,屡次 创造了低进高出的高考佳绩,高考成绩连上新台阶。我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深圳市 28 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7 年更荣获深圳市高考卓越奖。 如图: 深圳市南头中学 2005 届--2007 届 高中入学成绩及高考成绩对照一览表 届别 类别 2005 届 2006 届 2007 届 招生人数/占全区比例 516/25.8% 729/36.5% 986/50.3% 509(标准分) 493(标准分) 300(位置分) 中招分数线 区第二名 区第四名 区第六名 重点进步率 1.16 1.18 1.24 本科进步率 0.94 0.95 1.13 专科进步率 1.12 1.15 1.18 29 2.发展个性,特长教育硕果累累 (1)体育成绩持续辉煌 体育高考。我校每年的应届体育术科和体育尖子加试 80%以上获得通过, 1995–2007 年输送三名运动员到省体工队、七名运动员到市体工队,向西安体 院等专业学院输送学生 21 人,向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 62 名。 体育竞赛。我校连续十多年获南山区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第一名;两次获 深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2004 年获得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突出贡献 奖称号,2005 年被深圳市南山区定为唯一一所《体育综合项目》基点校,2006、 2007 连续两年获深圳市中学生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2006 年获得亚洲青少年足 球锦标赛季军, 2006 年获得广东省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称号。作为省体育特 色传统校,我校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有 5 人,国家二级运动员 59 人。 (2)艺术教育成绩优异 我校是美术特长校,其中美术特长班已成为南山区美术教研基地。近三年共 向高校输送美术特长生一百多名,有二十余名学生被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 美院、西安美院、广州美院、复旦大学等名校录取,07 届美术联考成绩在全省 名列前茅,本科录取率达 90 以上。 我校音乐特长起步较晚,但起点很高, 近两年的音乐高考本科录取率是 100%, 先后有十余位同学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 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名校。 3.拓展提升,创新教育成果斐然 (1)学科竞赛 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全国“希望杯” 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十余人次,获得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联赛等二三等奖 达 50 人次。 (2)活动成果 近年来我校立足于学生兴趣和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成效显著:我校辩论队 获得深圳市中学生辩论赛三连冠;获得广东省中文工具书应用大赛一等奖;连续 三年获得南山区中学生教育科技节“OM”即兴题竞赛中学组一等奖,以及第二 届全国 OM 头脑奥林匹克电视擂台赛中“概念车”项目全国冠军;获得中央电 视台“梦想剧场”优秀表演奖,深圳市英语戏剧比赛表演金奖;研究性学习“关 于古汉字入声字的研究”获得省一等奖,学生李曦等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一 等奖,陶思睿等获得深圳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第二名,校科技制作小组获得市 青少年科技大赛机器人比赛一等奖、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漫画制作竞赛 一等奖、网络英文竞赛一等奖等。学校小诗人钟梓伟已出版个人诗集,小发明家 谢堃已获得发明专利。 4.以研促教,教育科研卓有成效 近三年,学校先后获得各类教学类比赛奖项 48 项,其中全国“语文报”杯 课堂教学大赛、全国物理、历史、美术、地理以及市英语、生物等各个学科教学 比武中连连夺冠。 近五年,学校教师立项的各级课题共 30 多项,其中国家级 7 项,省级 2 项, 30 区级 3 项,校级 20 多项,学校领导班子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教育教学 论文 10 篇,出版专著一部,教师有近 200 篇论文在省级以上书刊物发表、交流, 其中独立申报的广东省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行为选择》研究成果,已 由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论文 分别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5.示范辐射,办学影响不断扩大 (1)培养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名师 黎健强、茹清平、李林、陈继红等一批教师多次被邀请到外省外地送教讲课; 万火成、刘耀娟老师被邀请到北京给全国高中新课改研讨会上示范课、作经验介 绍,李文虎、于元林等被邀请至深圳大学给省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程岂凡、刘 耀娟老师被邀请至区里开设继续教育课程,李雅玫老师被邀请至区里开设新课程 培训课程,袁智凤老师被邀请至区里作循环讲课,胡金兰被邀请至外区讲课改示 范课等等,这些送课讲学活动显示了我校较高的教学水平,也扩大了我校教学影 响力和辐射力。我校还先后向全区输送了十多名校级干部,数十名骨干教师,被 称为南山区校级干部的“黄埔军校”。 (2)课改经验产生广泛影响 《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新课程报》等多次报道我校课程文化、综合 实践、校本教研等活动;全国课程改革研讨会邀请我校作专题报告;全国校长新 课程培训班、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等 60 多个考察学习团体来我校考察新课程实施 情况,听取专题报告和观摩课堂;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班来我校举办校本教研现 场会,并听取我校《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专题报告。我校还是西部地区顾问单 位,多次被邀请至西部作新课程培训。学校承办市、区新课程专题研讨活动每学 年达十余次, 成为了南山区和深圳市的窗口学校。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行为选择的 理论和实践探究对学校自身、南山教育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得到专家的各 方面认可 (3)特色成果广受关注 近三年间,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南方日报》、《深圳 特区报》《深圳商报》 《香港大公报》、深圳电视台等近 20 家媒体 100 多次专题报 道了南头中学的办学经验。2006 年,全国百年名校校长论坛以及国家重大攻关 课题“学校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举办,彰显了我校教学的成果及示范性。 (4)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三年来,我们接待了香港、台湾、上海、北京、新疆、贵州以及英国威尔士 大学、卡尔夫德学校、剑桥教育集团、日本中小学教育考察团六十多个。我校还 与贵州威宁民族中学结成手拉手学校,接受对方校级干部的挂职锻炼,还先后派 出教师赴贵州威宁、广东河源等地扶贫支教;还对区内初中学校进行全面扶持, 对新办学校进行重点扶持,对民办学校进行专项扶持;还为社区和兄弟学校提供 文化资源、网络资源、教师资源、场地设施资源等,已成为区域内的资源高地。 九、研究反思 (一)观念与实践的不统一性 成功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教师的教学行为 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措施与手段的总和,必然要以一定的 教学观念作为教学的内在依据和基础。自从在全校推行新课标下的高中教育教学 31 行为选择研究以来,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已逐渐得到了更新,新课标的各种理念为 教师们所熟悉。然而,观念的更新却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很好的践行,我们 最初设立的以观念推动实践的期望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 尽管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但教学行为尚缺乏实质性的转变, 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二)“倡导理论”与“运用理论”的差距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会形成一些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 种理解和认识的背后必然有某种教学理论的支撑。实际上教师对某种教学理论的 理解和认识并不能自动地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情况是:教师在具体 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这种 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且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它并不能 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有的教师通过我们的新课程培训对现代教学理论讲 得头头是道,但观察其教学实践,发现其教学行为与所讲的教学理论却是两码事。 另一类是内隐的“运用理论”,这种知识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不 容易被教师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更多地受文化和习 惯的影响。为什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主体性夸夸其谈但在实践中却不给学生任何 主动权,教师可以在述说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同时仍然实施填鸭式教育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所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内隐的 运用理论已内化为十分稳定的习惯性思维,从而使这些教师不会对新信息和倡导 理论做出积极的反应,更不会清晰地意识到外显的倡导理论与内隐的运用理论之 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差距。 实践证明,教师所学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倡导理论,不一定会成为教师改善教 学行为的自觉行动。要想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关键在“倡导理论”和“运用理论” 之间架起桥梁。我们下一步研究,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微观的教学实践方式方法的 渗透等,促使教师他人的“倡导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运用理论”。因为,在实 践中寻找理论的痕迹,思索实践与理论的相通之处,他人的“倡导理论”才有可 能成为教师自己的“运用理论” 。他人的“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自己的“运 用理论”,才能对实践产生作用,从而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新课标下的高中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研究内容繁复,涉及的面非常广,我们只 在某些宏观层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在新课程上也主要是选择了语文、数学、英 语以及研究性学习等主要科目以及新生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许多具体的 学科以及学校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学行为仍未涉及。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对于新课 标下的高中教育教学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也促使我们在日后的教育教学 中把这个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对高中微观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 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 年 6 月第 1 版 2.刘铁芳,《现代教育的反思》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88 4.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2 社,2003 年 10 月 5.程培元,《普通高中教育的学分制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02 年 11 月 6.朱天燕,《高中教育采用学时制与学分制的利弊分析》, 《教育探索》,2003 年 01 期 7.方晓波,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中小学教育》 ,20 04.9 8.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10.宋秋前, 《新课程视野下优化教学时效的策略》,中小学教育,2004.9 11.钟启泉, 《研究性学习开发体制》,教育出版社,2003 12.钟启泉, 《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教育出版社,2003 13.石中英 王卫东 王妙函 余清臣,《研究性学习开发体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4.教育部,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教基 [2001] 6 号 15.刘捷、谢维和, 《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年版 16.熊川武、江玲, 《理解教育论》 ,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17.刘捷, 《专业化: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8.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 《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年版 19.戚谢美,《论新课程改革中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教育评论》,2002 年第 二期 20.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21.钟启泉,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22.肖川, 《教育与信念》,《人民教育》,2004 年第 5 期 23.季苹, 《“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 ,《人民教育》 ,2004 年第 2 期 24.睦依凡, 《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 《教育研究》,2004 年第 3 期 25.吴永军, 《新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人民教育》,2003 年第 23 期 26.余文森,《课程改革的三大推动力》,2003 年 9 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 验工作推进专题研讨会交流材料 27.钟启泉,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人民教育》,2004 年第 8 期 28.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 究》,2002 年第 4 期 29.李雄华, 《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求索》,2003 年第 1 期 30.刘引, 《现代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中华书局,2003,05 31.杨全印、赵中建,《我们是这样研究学校文化的》,《上海教育科研》,2005, (06) 32.何小中,《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吉林教育 现代校长》, 2005, (0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