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数据表》.doc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数据表 附件 3: 名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 1、现存历史 建筑、文物保 护单位最早修 建年代 年代 县(市、区) 历史建筑或文物保 护单位名称 镇(村) 填表人及电话: 详细说明修 建年代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的历史久远度,是指目前尚存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最早修建年代(历史上经过部分或完全 修复的,以尚能观察到和鉴别的建筑遗迹最早年代为准) ,按照修建的朝代进行确定。 文字简介:(对最早古迹建筑及名镇名村历史沿革进行说明) 2、文物保护 单位最高等级 填表时间(盖章): 最高 等级 等级 数量(处) 名称(公布年份) 国家级 省级 市县级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拥有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稀缺程度。 主要文物保护单位文字简介: 3 、反映重要 职能特色的 历史建筑保 存完好情况 名称 等级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职能、反映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对应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情况来衡量。 重要职能特色:包括以下方面 (1)历史上曾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要地;(2)水陆交通枢纽,成为闻名遐迩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 (3)少数民族宗教圣地;(4)传统生产、工程设施建设地,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5)保存有集中反映地方建筑文化和传统风貌的历史建筑(群) 。 保存状况等级注解: 一级:历史建筑(群)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 二级: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 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 三级:因年代久远,历史建筑(群)及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 反映的重要职能与特色内容简介: 著 者 相应文献名称 4、重大历史 事件发生地或 名人生活居住 地历史建筑保 存完好情况 名称 出版年限 (同第 3 项) 占地面积(m2) 等级 文献页码范围 建筑面积(m2)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历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名人居住生活的影响程度,以对应历史建筑保存完好情况来衡量。 重大历史事件:是指在历史上或近现代革命中发生过重大事件,或曾为革命政权机关驻地而闻名于世;历史上发生过抗击外来侵略或经 历过改变战局的重大战役等。 历史名人:是指我国历史上,在科学、文化、艺术、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做出卓越或较大贡献的人物。 重大历史事件或名人姓名经历简介: 相应文献名称 著 者 出版年限 文献页码范围 5 、现存历史 其中:位于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 反映指标内容和数值 2 建筑与文物 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m ) 的保护规划页码范围 保护单位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拥有古迹建筑总量规模,由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建筑面积具体确定,要以保护规划为准。 建筑面积 (m2) 文字简介: 6、拥有集中 总数量(处): 注:保存状况等级按照第 3 项划定,宅院府第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 300 平方米,其他不限。 反 映 地 方 建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在地方建筑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性,由目前仍处于居住生活或使用状态的历史建筑保存数量确定。 筑 特 色 的 宅 宅院府第、祠堂、驿站、书院、会馆等建筑大多是历史精品建筑,它们能够代表一定地域内历史建筑的典型特色和建造水平。 院府第、祠堂、 序 建筑面 保存状 名 称 年代 简介及主要特色 驿站、书院、 号 积(m2) 况等级 会馆、戏台等 1 的数量 2 3 4 5 6 文字简介:(历史建筑总体特色及主要建筑的深化说明) 7 、拥有体现 村镇传统特 色和典型特 征的环境要 素(指城墙、 城(堡、寨) 门、牌坊、古 塔、园林、古 桥、古井、100 年以上的古 树等)数量 总数量(处): 保存状况等级按照第 3 项划定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构成名镇(名村)特色传统风貌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环境要素,由对应的要素数量确定。 序 号 名 称 年 代 保存状 况等级 简介及主要特色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 称 年 代 保存状 况等级 简介及主要特色 文字简介:(历史环境要素总体特色及主要要素的深化说明) 8、9、拥有形 态完整、传统 风貌连续的 历史街巷(河 道)数量、总 长度 总条数(处): 总长度(米) (应为表中所列街巷、河道长度之和) 指标说明:本项和第 9 项指标反映集体展现名镇(名村)传统风貌和特色景观的主要视觉廊道——历史街巷(河道)保存状况,由保存 形态完整性和风貌连续性的历史街巷(河道)数量和总长度来确定。 注:(1)历史街巷或河道的走向、宽度均应保持原貌,且长度不应低于 50 米;(2)3 条及以上需注明相交街道名称; (3)两侧或一侧有建筑的街巷(河道),历史建筑比例应为 60%以上; (4)对所有历史街巷(包括两侧均无建筑的街巷、河道) ,其路面(河岸)保持传统材料及铺砌方式的比例均应为 75%以上。 序 名 号 称 长度 (米) 简介及主要特色 序 号 1 2 3 4 5 6 街巷之间相交情况(要注明相交街道名称): 名 称 长度 (米) 简介及主要特色 文字简介:(历史街巷、河道的总体特色及有关说明) 10、聚落与自 然环境完整 度 类别: 11、空间格局 及功能特色 空间格局完整情况 (指十分完整或较为 完整) 分两类:完整优美;一般。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聚落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完整状况,要综合评价自然环境完整性、生态环境质量、人工建筑物的和谐程度。 文字简介: 文 字 简介 有何明显特殊功能 (指消防、给排水、 防盗、防御等) 注:需注明史志资料记载的出处及原文(文献名称、著者、年代) 反映何种规划布局特 色理论(指八卦、五 行、风水、象形等) 注:需注明史志资料记载的出处及原文(文献名称、著者、年代)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标反映聚落空间格局保存的完整程度以及在传统布局方面的功能和特色理论。指标包涵空间格局完整情况、空间布 局的特殊功能、空间格局的特色理论三方面两个层次 12、核心保护 区用地面积 规模 核心保护区 用地面积(ha) 保存状况等 级 (按第 3 项) 核心保护区 范围界限 保护规划相应 内容页码范围 指标说明:(1)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完整性的指标,以传统风貌集中体现区域的规模大小来确定。核心保护区用 地面积应当包括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及环境占地面积、新建建筑及环境占地面积,以及核心保护区内的联系道路、基础设施、山水 等各类用地的总和。 (2)核心保护区应保持一定的占地面积规模,但划定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其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面积比例至少占核心 保护区总建筑面积 50%以上,避免出现保护范围过大,而历史建筑文物古迹比例过低的现象。 文字简介: 13、核心保护 核心保护区内历史建筑、文 核心保护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用地面 保护规划相应 区历史建筑、 物保护单位用地面积(ha) 积占核心保护区全部用地面积比例(%) 内容页码范围 文 物 保 护 单 指标说明:(1)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历史真实性,即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集中体现区域保存状况的真实程 位 用 地 面 积 度。由核心保护区现存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及环境用地面积占核心保护区全部用地面积(第 12 项)的比例来具体确定。 占核心保护 (2)核心保护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用地面积包括,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院落(含基底)面积,以及被历史建筑与文物保 区 全 部 用 地 护单位所围合的水域、绿化、街巷等面积。 面积比例 文字简介: 14、核心保护 区原住居民 人口规模及 比例情况 核心区原住居民 人口规模(人) 核心区全部常住 人口规模(人) 核心区原住居民占全 部常住人口比例(%) 核心区每公顷用地面 积常住人口数(人) 指标说明:(1)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生活延续性,体现了其社会生活结构的相对较完整和真实程度,具体由核心保护 区内常住人口中原住居民比例来确定。原住居民:指此村镇居住生活的居民,以户籍为准。常住人口:包括原住居民、每年有半年以上 在此居住生活、疗养学习、务工经商等人员的总和。 (2)为保证核心保护区内必要的生机活力,本项指标还要同时填写核心保护区内每公顷用地面积上的常住人口数量。 文字简介:(包括保护规划对应内容的页码范围) 15、拥有传统 节日、传统手 工艺和特色 传统风俗类 型,以及源于 本地并广为 流传的诗词、 传说、戏曲、 歌赋的数量 总数量(种): 序号 名 称 序号 名 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特色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有程度和多样性。不具有地方特色或不能有别于其它地域和民族的(如春 节、中秋节等),以及一些非本地起源的诗词、传说、戏曲、歌赋均不在此评价之列。 文字介绍:(包括能说明地方传统节日、手工艺、传统风俗、诗词、传说、戏曲、歌赋的相应史志资料的名称、作者等) 16、拥有非物 质文化遗产 的等级 级别 最高 级别 数量(处) 名称(公布时间) 国家 级 省级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命名公布。 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简介: 17、保护规划 编制与实施 情况 编制 单位 名称 资 质 等 级 编号 保护规划批 准部门 规划批 准文号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对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以及实施执行情况,保护规划编制后要批准后方具有法律效力。 保护规划实施情况(注明:有无造成新的破坏) 18、对历史建 筑、文物古 迹、 环境要素 登记建档并 挂牌保护的 比例 应当建档挂牌 的历史建筑、文 物保护单位数 量(处) 已经登记建档的 历史建筑、文物保 护单位数量(处) 已经挂牌保护的 历史建筑、文物保 护单位数量(处) 已经挂牌保护的 历史建筑、文物保 护单位比例(%) 是否详细 标注挂牌 信息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档案和挂牌保护的比例情况,并从侧面体现了名镇(村)对历史建筑、 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种遗产资源的普查和评估工作。挂牌保护标注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位置、面积高度、 形式风格、营造年代、建筑材料、修复情况、产权归属、保护责任者等信息。 文字简介:(提供登记建档的文件资料) 19、建立保护 规划及修复 建设公示栏 情况 建立公示栏主要类型(包括 规划、修复、建设等类型) 建立公示栏的 主要位置分布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在保护规划、修复建设过程中实施公示制度,推行公众参与的情况。公示栏应标注的信息内容有: 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修复(建设)的项目名称、位置、规模、时间、资金、责任(承担)单位名称、修复(建设)基本内容、反馈意 见的途径及截止期限等。 文字简介: 20、对居民和 游客建立警 醒意义的保 护标志数量 保护标志 数量(处) 核心保护区保护范围 标志设立的具体位置 指标说明:(1)本项指标反映对名镇(名村)设置保护警醒标志情况的评价。保护警醒标志分为保护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历史环境要 素、自然环境、居民及游客安全等多种,主要内容应包括防火、防跌滑、严禁触摸、踩踏等。 (2)名镇(名村)还应在核心保护区主要出入口设立明显标志,标明核心保护区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 文字简介: 21、保护管理 办法的制定 情况 保护管理 办法名称 公布管理 办法单位 公布文 件编号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保护在政策制度层面的保障情况。 文字简介: 22、保护机构 及人员 保护管理人 员数量(人) 保护专门机 构名称 政府牵头多部门参与 的保护协调机构名称 协调机构 批准文号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名村)保护在管理人员、专门管理机构、协调机构层面的保障情况。 文字简介: 23、保护维修 资金的情况 近三年年均保护维 修资金数额(万元) 近三年年均村镇建 设资金总额(万元) 保护资金占村镇建 设资金的比例(%) 保护资金 主要来源 指标说明: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保护在资金支持层面上的保障情况,以近三年保护维修资金占全村镇建设资金的比例来确定。 文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