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事故分类与级别.doc
附件 1. 教学事故分类与级别 A.课堂教学(含实践性环节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序号 事 故 级别 1 在教学中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言行或有背师德,格调低下,不符合教书育人基 本宗旨的言论,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 Ⅰ 2 未经教务处同意,不按大纲授课,随意更改学时,大幅度更改教学内容 Ⅱ 3 未经所在院(系)、部、室同意及教务处批准,擅自请人代课 4 5 6 1-2 次 Ⅲ 3 次及以上。 Ⅱ 未经所在院(系)、部、室同意及教务处批准,一学期内擅自调课 1次 Ⅲ 2-4 次 Ⅱ 5 次及以上 Ⅰ 因故经批准停课、调课后未按规定补课 缺补一次课 Ⅱ 缺补二次课及以上 Ⅰ 未经所在院(系)、部、室同意及教务处批准,无故缺课、停课 1次 Ⅱ 2 次及以上 Ⅰ 上课迟到 5 分钟以内或提前下课 5 分钟以内 Ⅲ 上课迟到 5 分钟以上或提前下课 5 分钟以上 Ⅱ 8 带 BP 机、手机带讯号上课 Ⅲ 9 连续两个学期内无故不参加院(系) 、部、教研室或课程组组织的教学活动 7 10 11 1-3 次 Ⅲ 4-6 次 Ⅱ 6 次以上 Ⅰ 上课时因教师指导失误或擅离岗位造成公共财产损失或人员受伤 财产损失 2000 元以上或致残以上 Ⅰ 财产损失 500-2000 元或重伤 Ⅱ 财产损失 500 元以下或轻伤 Ⅲ 备课不认真或不备课,教学出现严重概念失误 Ⅱ B 12 必修课一学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 无一次辅导、答疑 (2) 按计划有作业的课程整个学期中没有布置作业 (3) 整个学期对学生作业不批改 13 必修课一学期内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备课及教案编写没有达到规定 次数和要求的 Ⅰ 未达要求的 30% Ⅱ 未达要求的 50% Ⅲ 14 无特殊情况未按教师自己拟订的课程进度计划执行 Ⅲ 15 随意减少实验项目或实验内容,超过三分之一者 Ⅱ 16 课程设计以及各种实习或毕业设计(论文)中,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少于全过 程的 1/4 者;实验、上机指导教师不到堂或做别的事情者 Ⅱ 教学管理 序号 事 故 级别 17 未能按规定时间制排好课,发放课表,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Ⅱ 18 未经有关负责人批准,擅自调整变更教学计划, Ⅱ 19 开课二周后,教学调度因通知内容不当或未及时发现,不能及时解决 Ⅱ 20 因漏通知或错通知造成无教师到课或空堂 Ⅱ 21 错发学生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或出具与事实违背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 明 (1) 过失 Ⅱ (2) 故意 Ⅰ 22 重大学籍处理时间贻误或处理有误,漏处理造成不良影响 Ⅱ 23 教师在教材编写中弄虚作假,严重剽窃 Ⅱ 24 学生所用教材,在教学任务书下达一周内,由教研室主任提供教材相关信息, 由所在院(系) 、部负责人签名,教务处审核,校教材招议标小组招议标,教材 科负责采购。学生开课二周内,非不可抗拒原因,仍有缺供教材,又未采取有 效补救措施影响开课 3 门课程教材以下 Ⅲ 4 门课程教材及以上 Ⅱ 25 未经教务处同意,擅自占用教学场所 Ⅲ 26 实验员在实验课前未及时准备好实验用品,影响教学 Ⅲ 27 在教学场所周围故意制造噪音,影响教学 Ⅲ 28 管理服务 C 院(系)、部反映的重大问题未及时处理或无法处理而又未及时报校有关领导 Ⅱ 院(系)、部反映的一般性问题未及时处理或未设法去处理 Ⅲ 课程考试 序号 29 事 故 级别 泄露考试内容 (1)工作失误泄密 Ⅱ 序号 事 故 Ⅰ (2)故意泄密 30 级别 考试试卷 (1)试题严重出错致使考试无法进行 Ⅱ (2)试题中差错达 3 处及以上 Ⅲ Ⅱ (3)命题或印制试卷不及时;期末考试时间前三天未能提交试题,补 考和重修考试试卷未按要求命题和按规定时间提交,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4)试卷丢失或考场发现试卷短缺,致使考试推迟进行 31 监考 Ⅱ (1)监考人员缺席 (2)监考人员迟到、早退或擅自请人代监考,分别按 A 项第 7 条、第 3 条认定 32 D Ⅱ 详见 A 项第 7 条、 第3条 (3)监考人员对作弊行为不处理,不上报 Ⅱ (4)考场异常混乱 Ⅱ (5)已答试卷丢失或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装错答题卡,擅自拆启缺 考生试卷,丢失录音带或试卷影响学校形象和考生成绩 Ⅱ (6)监考不负责任,擅自让未带有关证件的学生参考,考生座位未按 要求排列,或不填写”监考登记表” Ⅲ 评卷 (1)不按评分标准阅卷,私自更改提高或压低学生考试成绩 Ⅱ (2)考试评分后,五年内试卷遗失或丢失学生考试成绩 Ⅱ (3)学生成绩评定严重偏差,及格与不及格偏差达 5 分及以上 Ⅱ (4)规定时间不能报送成绩,无特殊原因,时间超过三天者 Ⅲ 33 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成绩评定严重偏差或毕业设计违反事实随意 评分 Ⅱ 34 必修课和主要课程未按规定从试题库(试卷库)组题,且未按规定评卷 登分 Ⅱ 35 未按规定撰写课程考试分析报告 Ⅲ 后勤保障 序号 事 故 36 对于使用非本单位的设备出现的设备事故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教学设 备管理人员未及时到岗,或应在岗时间离岗,致使教学人员不能借用有 关教学设备或交还,或已到上课时间,未能打开教室,严重影响教学 级别 37 38 1次 Ⅲ 连续发生二次或累计三次及以上 Ⅱ 因事先未通知停电、停水,导致中断上课、实验,无法开展教学活动 (供电公司和自来水公司未事先通知学校的不含在内)或停电后未及时 发电、供电 Ⅱ 未及时检查和报修教室、实验室桌椅、电源、插座、日光灯、教学仪器 设备或在接报后在二天之内未能及时维修,导致教学活动无法进行 Ⅱ 39 教学用品采购、供应、准备不及时,教学楼无各色粉笔、黑扳擦,影响 教学 Ⅲ 40 未经同意,教学仪器设备擅自外借、挪用,影响正常教学 Ⅱ 41 因保养、维护不善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而无法正常运转,影响教学 损失在 5000 元以上 Ⅰ 损失在 2000 元-5000 元 Ⅱ 损失在 2000 元以下 Ⅲ 42 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前应先自行检测设备运行情况,如出现故障 应及时与设备所在单位联系。确认故障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并按 D 项第 41 条认定 43 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结束后应自行检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填写正常报 告单。若设备管理者检测出现故障,责任由设备使用教师承担,按 D 项 第 41 条认定 44 因计算机硬盘有限,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应自带光盘,若要预先安装或 存入硬盘,务必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否则因此而影响教学,由教师承担 责任 45 上课铃声不准,误差范围内算教学事故 Ⅲ 5-10 分钟 Ⅲ 10 分钟以上或不响(非停电因素造成) Ⅱ 附件 2 武汉工业学教学事故登记表 事故责任人 事故发生时间 事 故 内 容 责任人(签字) 年 月 ( 处 责 任 理 人 所 意 在 部 见 门 ) ( 处 教 务 理 处 意 人 事 见 处 ) ( 处 主 理 管 校 意 领 见 导 ) ( 校 重 处 大 教 理 学 事 意 故 领 见 导 小 组 ) 日 部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人事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教务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主管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校重大教学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