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省级特色专业申报附件.doc
附件 1: 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建设标准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达到省内领先, 1.1 建设目标与思路 1.目标、 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思路与 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方 1.2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案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良好。 2.1 队伍结构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知名度。教授、副教授比例≥50%,35 岁(含) 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70%,其中 45 岁以下教师 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20%。有省级以上(含省级)的教学名师或 教学团队。 2.师资 队伍 2.2 专业基础课、主 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主要由教授、副教授或博士讲授;80%以上的 干课教师情况 专业选修课由高级职称或博士讲授,教学水平高。 2.3 科学研究与教学 近 5 年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学研究项目≥3 项,获省部级以上 研究情况 教学或科研成果奖励≥2 项或国家级教学或科技成果奖≥1 项。 3.1 专项经费投入 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 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近 3 年持续增长。 3.2 教学设施建设 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 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3.教学 条件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新世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4.1 教学内容与课程 能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体系改革 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近 5 年建成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1 项。 4.2 教材建设 4.改革、 建设与 管理 4.3 教学管理 4.4 产学研合作 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50%,多数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 有双语教学课程。有主编或参编的国家规划教材。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有教学指 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经常性地对社会需 求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 建立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在人 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积极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 实训教学基地;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 —1—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建设标准 5.1 基础理论与综合 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等级考 素质 试成绩优良。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 5.2 创新精神及实践 各类竞赛并获奖;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 5.人才 能力 等制度健全、成效显著;学生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 培养质 量和社 专业紧密结合经济建设,产学研工作开展富有成效,培养出有突出 会声誉 5.3 社会声誉 贡献的人才。新生报到率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受到用 人单位广泛欢迎,社会声誉高。 5.4 示范辐射作用 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与国内、省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相比 特有的优势与特色:⑴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 6.1 专业所具备的特 路;⑵体现在专业教育上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 6.特色 色 ⑶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 中的重点问题等;⑷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 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⑸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特色。 —2— 附件 2: 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 申 报 书 学 校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修 业 年 限 专业负责人 专业设置时间 填 报 日 期 山东省教育厅 2013 年 5 月 —3— 填 写 说 明 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 明确、简洁。 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页码要清楚。 三、申报书用 A4 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 —4— 一、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修业年限 所在院系 专业设置时间 首次招生时间 首届毕业生时间 已有毕业生届数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本校相近专业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现任职务 (包括社会兼职) 从事专业 联系电话 单位 住宅 手机 电子信箱 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 时间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 授奖单位 —5— 二、师资队伍情况* 专职教师人数 其中高级职称比例 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 % 1∶ ∶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教学任务比例 % 教师近 5 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 教师近 5 年编写出版的教材数量*** 近 5 年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数量*** 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等)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及奖励等级 *教师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 **老、中、青分别指 55 岁(含)以上、40~55 岁、40 岁(含)以下。 ***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教材和承担的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另附目录清单。 —6— 教 师 队 伍 一 览 表 序 号 姓名 性 别 年 龄 专业技术 职务 获得职业 资格证书 名称及颁 发单位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请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一并填写。 —7— 任教课程 备注 三、本专业科研学术水平 是否博士点 是否硕士点 是否国家或 是否国家或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实验室 是否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 近 5 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 近 5 年教师出版专著数* 近 5 年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下达或委托 项目单位 完成情况 近 5 年教师科研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 年份 获奖人 获奖项目名称 *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和获奖情况需另附目录清单。 —8—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四、近 4 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 专著或论文名称 作者 年级*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时间、期号 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 *年级需注明××××级×年级(例:2011 级 2 年级) 。 **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他等类型填写。 —9— 五、教学条件 教材中使用近 3 年出版的教材比例 % 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课的课程 课程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比例 % 学校近 5 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 万元 近 5 年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数量* 年 年 元 年 元 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 年 元 元 元 本专业应开实验个数 年 实验开出率 元 % 实际开出实验个数 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 单位 有否 协议 承担的教学任务 每次接受 学生人数 *教学经费指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 体育维护费。 **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 800 元的仪器设备。 — 10 — 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近 4 届学生累计英语四级通过率 % 近 4 届学生累计英语六级通过率 % 近 4 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类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或在国 际比赛中获奖情况 竞赛时间 竞赛名称 获奖等级 本专业近 5 年招生数 年 年 年 年 年 近 5 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 近 4 年毕业生情况 % 年 年 年 年 本专业近 4 年学士学位获得率 % % % % 本专业近 4 年学生考研录取率 % % % % 本专业近 4 年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 % % % — 11 — 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1、历史沿革与成就 2、目前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 — 12 — 3、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描述 4、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与论证以及人才需求情 况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 13 — 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 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一步修改 调整的打算及理由 — 14 — 3、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4、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与计划(包括过去 4 年内和未来 3 年内拟专项投入经费的年份、建设项目 和经费数额) — 15 — 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等)的现状、目标、 思路与措施 — 16 — 7、教学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8、产学研合作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9、专业文化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 17 — 10、社会服务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11、项目建设的进程与时间安排 — 18 — 九、学校意见 学校审核、推荐意见(包括列入学校特色专业重点建设的时间、经费投入保证等)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 19 — 附件 3: 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申报汇总表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 20 — 专业负责人 修业年限 专业设置时间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