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

Allure(诱惑)5 页 55 KB下载文档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
当前文档共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

授 课 计 划 2016—2017 学年 第二学期 学 院: 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课程编码: 07A1317S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必修) 计划学时: 36(理论:36) 学 分: 2 授课时间:周六 9-11 节 授课地点: 1 教 105 教 学 班: 双法 1401 授课教师: 李秀凤 、谭秋霞 填报日期:2017 年 2 月 25 日 1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授课计划 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内容简介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我院法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 基础课。本课程综合运用各种资料和教学手段,系统讲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原则、规则和制 度,分析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重要理论问题,运用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理论审视劳动力市场配置, 同时把握理论研究上的新动向,关注实践中的新问题。本课程包括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的基 本理论;各种劳动法律制度,包括劳动就业、工资保障、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业安全卫生、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职业纪律、职业培训、工会组织与民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法律责任、 监督检查等法律制度;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 育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较为深入地了解 劳动法学的全部内容,熟悉劳动法的体系结构及重要的劳动法律规范,能够运用劳动法的专业知 识分析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及各项劳动制度,并能够正确分析相关疑难案例。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 (一)课程要求 1. 为达到前述教学目的,本课程学习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分为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应认真阅读教材相应部分和有关资料, 基本掌握所涉及的识记性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着重讲解相关理论和重难点内容,补充讲解 教材未涉及的重要内容和材料,并以问答、讨论的方式结合案例、法条、司考及考研真题进行知 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后复习的环节中,学生应结合复习题及时巩固并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2. 端正学风,奖惩分明。为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对在回答问题、课堂讨论中勤于思考、表现 积极的学生,以及学术论文撰写认真、勇于创新的学生,酌情给予增加平时成绩的奖励。同时, 学生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对旷课、迟到、不守纪律的学生,以及学术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学生, 酌情减少平时成绩;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严格遵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 1. 本课程共 36 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 2. 在课程进行中会依课程内容随时进行提问,并开展讨论,包括案例分析、材料阅读和理 论探讨等内容,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每次课程即将结束时,布置相应复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4. 要求学生自愿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内容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面的理论或热点问题, 字数 3000 字以上。 三、成绩考核 (一)平时成绩 考察平时学习情况,具体包括: 1. 出勤情况,包括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等情况。 2. 课堂表现:包括预习情况、听讲认真程度、纪律、回答问题及讨论发言情况等。 3. 平时互动及学术论文情况:包括选题、论述、写作方法、格式规范、平时互动交流情况 等。 (二)期末考试成绩 闭卷笔试。 (三)最终成绩 2 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满分 100 分。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指定教材 林嘉主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出版。 (二)参考书 1.郭婕:《劳动法学》(2007 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2.贾俊玲:《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 王全兴:《劳动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4.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5. (德)W•杜茨著:《劳动法》 ,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 6. (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年版; 7. 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年版等。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 联系电话:13156105710 电子邮箱:sl_lixf@ujn.edu.cn 答疑时间为每周五 8:00-9:50;12:00-3:10,第四教学 402 室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第一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导论、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法律关系 目的要求:初步形成劳动法思维;使学生掌握劳动法产生的前提、劳动法产生的过程、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发展、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使学生掌握国 际劳工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目标与基本原则、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 国际劳工立法的概念与形式、国际劳工公约的类型与意义、国际劳工立法与中国。 使学生掌握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劳动 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 授课方式:先用热点案例展示劳动法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兴趣,然后主要采取介绍的 方法列举各国劳工立法的产生与发展及现状,在此基础上引申我国劳工立法的完善路径。 先让学生自述民事法律关系的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劳动法律关系的不同之处,特 别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内容的差异,并引申出现不同的原因。 其他说明:让学生从劳动法的产生发展史中思考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理解劳动法律关 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不同之处。 第二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劳动法律关系部分内容和劳动就业法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家实施的就业促进措施,了解就业歧视;使学生掌握 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的立法概况、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劳动合同与相近法律形式的比较、 劳动合同的分类 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主要以国家就业促进政策 介绍为主。在劳动合同部分,先观看《劳动合同法》立法资料视频,对劳资关系现状大致了解。 其他说明:课后查看著名的劳动法专家介绍及主要理论成果。 第三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类型 3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的立法概况、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 劳动合同与相近法律形式的比较、劳动合同的分类 授课方式:在劳动合同部分,先观看《劳动合同法》立法资料视频,对劳资关系现状大 致了解,然后再切入劳动合同的概述、性质和分类。 其他说明:课后查看著名的劳动法专家介绍及主要理论成果。 第四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 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特别是有关服务期、试用期和违约金的适 用问题。 授课方式:理论分析加案例介绍,特别是有关服务期、试用期和违约金的适用案例,让 学生切实认识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展现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制度背后的 法理,从而加强对劳动合同法适用的认识。 其他说明:搜集自己身份发生的劳动合同违法事件;试着分析自己接触到的劳动合同违 法解除的案件。 第五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 目的要求:掌握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的法定情形及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经济补偿金 的适用条件。 授课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展现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 制度背后的法理,从而加强对劳动合同法适用的认识。 其他说明:试着分析自己接触到的劳动合同违法解除的案件。 第六周 学时:3 授课内容:集体合同法和劳动基准的部分内容,劳动基准中的工时规定 目的要求:了解集体劳动关系的发展状况、集体合同的内容;掌握工作时间的基本规定。 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概念和划分、工时立法的起源和发展、工时立法的任务 和内容、最高工时标准、工时形式;使学生掌握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制度、年休假制度、探亲假制 度以及其他假期制度,掌握延长工作时间的的概念和形式、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延长工时的补 偿、以及不同情形下的法律责任。 授课方式:从南海本田罢工事件引出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要性及目前集体劳动关系发 展的困境,在基础知识介绍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解决方法。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生活案例在 介绍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剖析工时规定的法理基础,及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其他说明:关注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发展的动态 第七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劳动基准中的工资规定和劳动监察法律制度、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工资的概念和职能、工资分配制度确定的方式、工资构成、工资 形式、工资保障等法律规定;了角目前劳动监察存在的问题。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授课方式: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生活案例在介绍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剖析工资规定 的法理基础,特别是最低工资规定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结合目前《劳动合同法》的修改意 见深入了解最低工资标准的社会意义。先从名案教学中选择一个典型案例,观看审理的全过程, 后让学生发现整个案件处理的程序、历时、争议焦点、法院处理意见等内容,从而直观、深入地 4 把握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在此基础上评析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其他说明:查找资料分析典型劳动法案例集中的劳动争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八周 学时:3 授课内容: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和养老保险法部分内容 目的要求:了解社会保障法的体系、理解社会保障(保险)权;掌握养老保险的概念和 形式、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 授课方式:通过展示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的发展历程,展现社会保障法发展及 体系的形成过程,从中解析社会保险权的发展状况及社会保险权实现的制约因素。从延迟退休和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及养老保险并轨引出养老保险话题, 并解析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紧迫性。 其他说明:思考养老保险并轨制改革的法理依据。 第九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了解医疗保险法律制度,掌握医疗保险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及医疗保险领域中 的保险欺诈难题。 授课方式:通过模型分析医疗保险法律关系的各方主体及相互关系,基于社会保险的特 殊性,分析医疗保险领域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和医疗保险欺诈问题,并让学生自述自己的就业经历 中出现的医疗保险欺诈现象,并探讨解决之策。 其他说明:无 第十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包括工伤认定、工伤赔偿程序、工伤保险待 遇、职业病等 授课方式:先播放张海超“尘肺病”视频,通过分析视频切入工伤保险认定及赔偿程序、 待遇问题,最后播放图片,展示“尘肺病”的社会问题,让学生提高职业安全意识。 其他说明: 第十一周 学时:3 授课内容: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和生育保险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了解并适度掌握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和生育保险法律制度,了解失业保险法律 制度与就业促进法律制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结合的实践意义。 授课方式: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结合当前生育政策分析生育保险 法律制度,然后把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和生育保险法律制度与就业促进和就业公平问题结合分析考 察。 其他说明: 第十二周 学时:3 授课内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整体把握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具体掌握社会救助的适用条件。 授课方式: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案件分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再结合 当前实际解析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足之处。 其他说明:同时答疑,准备期终检查。 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