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

In July15 页 50.5 KB下载文档
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
当前文档共1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东北财大教发[2018]78号-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doc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教 务 处 东北财大教发〔2018〕78 号 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关于印发东北财经大学 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的通知 各学院(部、中心): 现将《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 》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 2018 年 12 月 26 日 -1- 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2018-2022)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 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 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 40 条” ,教高〔2018〕2 号文件) 、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 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 (教高〔2018〕8 号文件)等文 件精神,落实我校第九次党代会关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以 本为本” ,进一步深化我校本科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全 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特 制订《东北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 》 。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 为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 循,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财 经管理人才。 2.基本原则 (1)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全 过程,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 -2- 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以生为本,高质育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将“以学生为中心”内化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教学相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服务需求,成效导向。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 教学方法,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学校人才 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和结果满意度。 (4)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彰显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 以国内外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为标杆,科学定位,分阶段、分 步骤解决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 体系,整体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5)绩效优先,创新发展。坚持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完善 各类评价标准,强化目标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建设目标与总体任务 3.建设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 质量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加强人才质量 保障体系为两翼,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 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个性化人 才培养,构建宽口径、厚基础、跨学科、国际化、重实践、求创 -3- 新的卓越财经人才培养体系,到 2022 年,学校本科教育整体实力 位居同类高校前列,达到国际有影响国内一流的财经大学水平。 4.总体任务。创新一流财经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内涵建 设,建设 8-10 个国家一流特色专业及 10-15 个省级一流特色专 业;坚持质量优先,打造精品课程体系,建设 10-15 门国家精品 课程;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 式,混合式教学模式覆盖率达到 30-40%;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建设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教材;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培 育一流师资队伍;创新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搭 建合作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 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 增加经费投入,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三、主要举措 (一)牢牢把控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科教育全 过程 5.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 -4- 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 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7.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功能。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 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 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 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建立思想政 治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四位一体 的思政教育体系。 8.建立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广泛参与,以课堂教学、 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管理与服务等为媒介的全员全方位育人制度 和机制,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主体作用。 (二)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9.深入推进大类招生培养。突破学院限制,根据专业相关度, 组建学部,深入推进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对一、二年级学生着 力于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拓展学生视野,夯实学生未来发 展的基础;支持三、四年级学生根据志趣、能力、职业发展规划 等自主选择个性化的成长路径。完善大类分流制度和转专业制度, 扩大学生选专业的自由度。建立相应的弹性组织架构,充分发挥 学院作用,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行政壁垒、培养层次壁垒,促 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学资源共享。 10.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按照“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 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培养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深化国 -5- 际合作、科学选才鉴才”的要求,建设优化拔尖计划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形成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学生成 长链。探索拔尖计划“书院+专业学院”管理模式,依托书院强 化学生价值引领和素质养成,加强管理和治理体系研究,配合专 业学院实施拔尖计划。 11.探索实施本科生荣誉课程项目。在经济学科、管理学科 和统计学科试行本科生荣誉课程项目,设置更高的质量标准和更 严格的考核要求,开设一系列有别于一般课程的高挑战度课程, 采用名师授课,实施小班化、探究性教学模式,学生至少参加 1 次高难度的科研实践、1 次 3 个月及以上的国内外交流。学生完 成荣誉课程项目培养方案的内容并达到相应标准的,经学院认定、 学校审核后,颁发荣誉学位证书。 12.深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教育计划。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和 产业发展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着 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推进学院与实 际部门深度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 式。将教师实践经验或实务经验培养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完 善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以及教学 计划修订的校企对接管理机制。 13.推动本科生海外交流及国内校际交流计划。按照“提高 品质、扩大规模、创新模式”的要求,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 科研机构、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打造学期交换、暑期实验室研修、 -6- 暑期课程、校外实习等多种形式的高水平交流项目。充分利用国 家留学基金委等渠道,扩大公派留学生的比例。建立学生国内外 交流经费资助模式,完善学分认定机制,加强国内外交流学生的 学业指导和管理。 14.积极推动主辅修并轨。同一专业主修、辅修培养方案包 含相同的专业核心课程和质量标准。逐步推行主辅修趋同管理, 打通主修、辅修课程,学生修满辅修专业规定学分的,可颁发辅 修专业证书;符合双学位条件的,按规定授予辅修学士学位;以 绩效为导向完善学校与学院层次的主修、辅修管理制度,充分调 动学院的积极性。 15.积极探索书院制建设。以国际商学院、萨里国际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为先行试点单位,逐步推广到具备条件的其他学院, 实施书院制培养模式。通过多维导师制度的推行、学习生活社区 的建设及形式多样的素质养成活动,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等有机融合的培养新模式。 (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一流特色专业建设 16.重点支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学 科建设的基础。根据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在经济学和管 理学两大优势和特色学科中,重点支持相关专业申报建设国家级 和省级一流专业,到 2022 年,建设 8-10 个国家一流专业,10-15 个省级一流专业,以此促进我校“双一流”建设。 17.着力推进新文科(新财经)建设。主动适应新经济快速 -7- 发展、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财经人才 的新要求,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 整合,探索应用技术学院(新财经产业学院)等产业化学院人才 培养模式。建立符合新财经教育特点的人事考核评聘制度和内部 激励机制,探索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 18.加大专业评估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坚持“以 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 针,以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 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依据,以四年为 周期对学院本科专业进行评估。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实践和职业 教育认证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质量。 19.实施国际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划。以培养坚持“四个 自信” ,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谙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 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立与国际对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系列全英文课程和试验班,构建“本 地留学”新模式。在国际商学院、萨里国际学院所形成的国际化 特色基础上,大力支持条件成熟的学院与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打造若干国际暑期夏(冬)令营品牌项目, 深入开展国(境)内外教师、学生的合作交流。 (三)推进教学改革,加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20.打造精品课程体系。在加强课程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增 -8- 加优质课程资源供给,坚持一流标准,着力建设一批专业核心课 程、核心通识课程,打造一批双创与专业融合课程、大数据与专 业融合课程、仿真模拟实验实训课程,创建一批跨学科课程、校 企共建课程。到 2022 年,打造 15-20 门国家级优质课程,20-25 门省级优质课程。 21.扩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基 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建设一批 SPOC 和 MOOC 相结合、课程 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在线开放课程 共享与应用模式,推动优质课程共享。继续深化全部本科生课程 上网质量并在学校课程中心平台上开展辅助教学活动。 22.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为 突破口,打造一流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和移动互联网、 云平台在教学中的运用,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 堂,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式、研讨式、案 例式教学方法。鼓励聘请校外实务界专家进课堂讲授一定课时的 专业课程。 23.实施优秀教材建设计划。将教材建设纳入教师聘任考核 范畴,完善优秀教材建设资助、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建设优 秀教材、特别是规划教材或马工程教材的积极性,打造一批以学 生学习为中心,体现我校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立体 教材和新形态课程教材。 -9- (四)突出能力培养,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24.建立以多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 创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动基础实验与创新性、设计性实验有机对 接,实验教学与早期科研训练有机结合,构建“基础、综合、创 新”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实习实训,加大经费投入,分类 制定实习实训标准,加强与行业部门或企业合作,开展集中式、 真刀真枪式实习实训,推动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有机衔接。推动 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加强教师全过程指导,构建社会实践活动 常态化体系。出台相应制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提高运用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结合真实问题、科研课题选题,严格过程管理,建立全面查重和 质量抽检制度。 25.提升实践教学条件,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按照“教学急 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原则,加强经济管理综合 实验教学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为平台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施教学实验室 6S 管理。加大教学实验室、科研平台开放共享力度,鼓励科研前 沿进课堂、科研项目和课题组吸纳本科生参与。联合实务部门、 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一批高度开放、资源共享、合作紧密、 高效利用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0- (五)鼓励创新实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6.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完善国家、省、校、院 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按照“兴趣驱动、自主 实践、重在过程、能力提升”的原则,鼓励更多师生参与训练计 划。推动科研训练与教师科研相结合,重点支持跨学科、本硕博 一体、创新水平高的团队项目。通过校内及学院立项,实现每名 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一项早期科研训练项目。 27.打造高水平学业竞赛平台。建设一批跨学科、跨层次、 受益面大、参与面广的学业竞赛,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 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支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品牌赛事。鼓励 学生参加校外高水平竞赛, 特别是国际性竞赛。 每年度立项资助 10 项校级学业竞赛,重点资助 20 项品牌赛事,形成一批标志性的成 果。 28.加强本科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若干个跨学科 创新俱乐部、创客中心的建设,支持大学生在学期间创新创业。 依托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创业与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打造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和创业示范基地。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29.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政治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 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 准,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 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11- 30.严格教师授课基本要求。坚守教授上本科课制度,鼓励 教授承担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和核心通识课程。建立新入职教 师助教制度,教师首次主讲前应当有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方可开 课。完善教学传帮带制度,建立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一对一” 以老带新机制,建立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帮扶及退出转岗制度。 31.完善教学激励机制。深化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同等对待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教学成果与 科研成果,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奖励力度,激发教师热心 教学积极性。完善“课程评估、教学培训、教学竞赛”三位一体 教师教学竞赛机制。继续开展示范教师评选,发挥优秀教师的引 领示范作用,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每年评选一次优秀教学奖,每 二年评选一次校级教学名师 2-3 名和不多于 3 名的卓越教学成就 奖,每年设立若干教学研究项目,推动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 内容、教学方式,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教学优势。优化完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体系,根据本科教学 贡献度、支撑度、有效度、显现度等核算教学绩效。 32.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将党委教师工作部和教师 发展中心合署办公,建立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教学能力发展制度, 分类制定教师国内研修、出国研修、企业挂职等不同考核标准, 将教师国内研修、出国研修、企业挂职等要求纳入教师聘任考核 范畴。完善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强化教学能力培养。设立教师 教学成长档案袋、教学影像资料库,建立精进式教师教学能力发 -12- 展平台。 33.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建立教研结合的课程组制度, 依托课程组组织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过程管理,组织教学建设、 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日常质量监控,营造良好的教学 文化氛围,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厚植卓越质量文化,优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34.建立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设立独立教学质量评估办 公室,配备专业化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统筹全校质量保障工作。 建立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质量督导组,充分发挥学院 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吸纳学生、毕业生、社会用人单 位参与教学评价,引导学生、毕业生、社会用人单位关注教育质 量。 35.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坚持“以生为本、成果导向、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理念,完善以自我评估为抓手,以常态数据 监测为基础,以日常教学监控、多维课程质量评估、学生学习经 历调查、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为手段,涵盖培 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培养结果四个维度的“自我约束、 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内部质量保障机制。 36.建立专业导师制。学生专业分流后,采取双向选择的方 式确定专业导师,专业导师除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外,还应对学生 成长进行必要指导和帮助,如吸收学生参加课题项目研究、指导 学生大创项目、对学生实习报告进行评价、对学生选课、职业规 -13- 划提供帮助等。专业导师指导学生给与一定教学工作量。 37.建立全程学业指导机制。建立导师、教师、辅导员、班 主任、管理人员、朋辈等全员参与,涵盖学习指导、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环节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学业发 展,服务学生个性成长。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机制,加强学业 警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实时跟踪与评估,强化形 成性评价。 (八)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教学管理环境 38.加强基础设施和教学信息化建设。以新的思维改造和完 善基础设施,让它们更加适合思想交流、更加适合学生能力提升 的要求,加快改建智慧教室、研讨型教室,进一步加强教学信息 化的软硬件和平台建设,要通过信息化改变课堂的面貌。 39.加快建设公共教室和公共学习空间。进一步加强传统公 共教室和公共学习空间改造,建设一批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案例室、 研讨室、远程视频互动室等新型智慧教室,用先进教学手段促进 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营造良好的师生创新互动环境。 40.建设教务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适应新一轮教育教学改 革需要,为师生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推动日常教学管理的 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信息数据的透明度、共享度和对 决策的支撑度,加快建设教务综合管理与服务生态系统。 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印发 -14- 2018 年 12 月 26 日印发 -15-

相关文章